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前额上方两侧条状隆起
发病时间:
化验检查结果:4月龄时检查结果为缺钙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伊可新+五维葡钙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了解儿佝偻病的具体症状?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佝偻病就是我们常说的婴幼儿“缺钙”了
指导意见:
宝宝缺钙主要表现
多汗,夜惊,烦躁,枕突和各种骨骼的改变
以下我详细解释各种表现
先说多汗
缺钙引起的多汗是有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钙,夜间睡觉是的多汗,特别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钙.缺钙的多汗也叫“盗汗”,“夜汗”.白天吃奶时或活动时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钙.
夜惊,就是晚上睡觉是突然惊醒,哭闹,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状态下出现的烦躁,就不是缺钙引起的.轻微缺钙或缺钙早期,可能不表现惊醒,只是出现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来覆去的.这段时间有很多家长向我反映了这种情况.主要是真正有效接触阳光的时间太短,接触的皮肤面积太小了.
枕突,就是宝宝的后脑勺,有一圈光突突的不毛之地.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这段时间.
肋骨外翻,就是宝宝的肋骨下缘翘起来.这个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很多宝宝也存在不同程度肋骨外翻的.
生活护理:
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和防止畸形.
病情分析:
小儿佝偻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民间俗称为软骨病.它是由于身体里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继而导致骨骼的变化,多表现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
指导意见:
婴儿的佝偻病最初往往表现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和多汗,在吃奶和哭闹时出汗更多,有时连枕头也会被浸湿;接着会出现骨骼发育方面的病变,例如头颅按上去有乒乓球那种弹性感,方颅,前囟门大而闭合迟缓,头后枕部的毛发稀少,牙齿的萌出和坐立,行走也迟于正常婴儿;胸部骨骼可表现为肋串珠,每一根肋骨的某一部位隆起粗大,纵向摸上去有如串珠,肋外翻和鸡胸;倘若孩子在佝偻病活动期时久坐,久站,还可能引起脊柱弯曲和下肢出现O形,X型腿;上肢表现为腕部的尺,桡骨远端呈圆钝面肥厚的“手镯状”.
生活护理: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以中午前后为佳.此外,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同时适量添加钙粉.2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需再服用维生素D.
温馨提示:
要积极防治,加强宣传工作,包括对孕妇、围生期、乳儿期的合理预防佝偻病知识。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