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早上严重点
20081010可能是传染的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还可以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就是问一下为什么医生说好了怎么还咳嗽呀
病情分析:
肺结核后仍然咳嗽 是肺气虚弱的原因
指导意见:
你可以服用一点补益肺气的中药 例如 党参 10克 黄芪 10克 大枣 10枚 杏仁 10克 可以起到止咳的作用
生活护理:
注意不要受到风寒 不要吃凉的东西
病情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指导意见:
治疗措施:
主要是化学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应用化疗应遵照以下 5 条原则:①早期.一旦确诊立即用药;②联用 .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以保证疗效和防止产生耐药性,减少毒副作用;③适量.④规律.切忌遗漏和中断 ;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药一年以上方可停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短期强化治疗,由医生全程督导,疗程一般在6-8个月.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
(疾病诊断和分型分期标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于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诊断要点
一,乏力,体重减轻,发热,盗汗.
二,咳痰,X线胸片示肺部浸润性改变.
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四,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
生活护理:
预防指南:
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四.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五.可选择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项目进行锻炼,能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六.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
近年来研究证明,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兆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
七:预防常识:
进入90年代后,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肺结核病,又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广泛流行趋势.人们对结核病的斗争进入了新时期.有一定抗药性的结核菌,治疗更为困难,故而对肺结核的预防十分重要.当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盗汗,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应迅速到医院查检,确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疗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仍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保护儿童.
温馨提示: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