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爱饿,没劲,瘦,出汗,半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降下去点
化验,检查结果:20-55.4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看怎么样才好的快
病情分析:
这个考虑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素明显降低了,那么甲状腺的上级中枢----脑垂体,自动增加促甲状腺素TSH 的分泌,早期还可以维持血液中甲状腺素正常范围内,以后失去代偿了,那么T3,T4,FT3,FT4才下降的.
如果是甲亢,则正好相反.
您这个是TT3 下降,FT4 下降,而促甲状腺素TSH明显升高,这个是典型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补充甲状腺素.最好是使用左甲状腺素----优甲乐
另外,需要做一下甲状腺超声波,估计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另外可以检测一下TRAb,TPOAb都是甲状腺自身抗体,尤其后者,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如果高的话,结合甲状腺肿大,可能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就是桥本氏甲状腺炎,那样可能持久性甲减的,当然也可能是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这个就是可能一过性甲减的多数.
另外促甲状腺素正常一般是5mIU/L以下,有医院最高值4点多,如果大于15-20mIU/L,而T3,T4,FT3,FT4降低(或者早期也可以不低)就可以诊断原发性甲减.
当然还有的如果TSH明显升高,但是T3,T4,FT3,FT4 也高,那么是继发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脑垂体本身分泌过多促甲状腺素TSH,导致甲状腺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但是你的不是继发性的甲亢,因为T3,FT4低,所以是原发性甲减.
指导意见:
当然还有的如果TSH明显升高,但是T3,T4,FT3,FT4 也高,那么是继发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脑垂体本身分泌过多促甲状腺素TSH,导致甲状腺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但是你的不是继发性的甲亢,因为T3,FT4低,所以是原发性甲减.
生活护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愿你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你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过多的甲状腺素导致病人代谢增高.
指导意见:
饮食的注意事项1,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烟酒. 2,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3,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4,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由于碘在空气中或受热后极易挥发,故只需将碘盐放在空气中或稍加热即可使用. 6,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生活护理:
原则1,高热量: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进食情况而定,一般较正常增加50%-70%,每人每天可供给3000-3500Kcal热量. 2,高蛋白: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1.5-2g蛋白质. 3,高维生素:主要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4,适量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等.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1,谷物类: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 2,肉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 3,奶及制品:除纤维素外的各种营养成分 4,蛋及制品:优质蛋白质,高蛋氨酸 5,豆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低脂肪 6,蔬菜,水果:维生素丰富.
病情分析:
你好,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不过你不要担心,尽早接受治疗,慢慢来,别急
指导意见:
目前西医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等:
1,药物治疗:通过口服抗甲状腺药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停药的复发率在30% ~50%左右.有的患者害怕长期服药会伤害身体,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绝大多数人服抗甲状腺药物均能耐受,但确实也有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过敏,骨髓抑制,肝损害,所以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不能采用药物治疗.对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的患者,一到两个星期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血象,肝功能.
2,手术治疗:将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根治率较高.但由于甲状腺深部含有四个非常小的调节钙,磷代谢的甲状旁腺,如果手术经验不足,不小心切除了甲状旁腺,就会因低钙造成终身手足抽搐,此外还可能损伤迷走神经造成声哑.
3,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是将碘标记上放射性物质后制成的,又称为131碘.用131 碘治疗甲亢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自1942 年用此方法治疗第一例甲亢患者以来,全世界接受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已达200万,我国至今也已有20余万甲亢病人接受了131碘治疗.马主任认为放射性碘是目前治疗甲亢比较理想的方法.她详细介绍道: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物中的碘被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当它们经过甲状腺时几乎全部被甲状腺摄取,其余的随尿,粪便排出体外,正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了131碘治疗甲亢.甲亢时甲状腺增大,局部血流非常丰富.这时,甲状腺摄取碘并用它来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是亢进的,所以当甲亢患者口服131碘后,他的甲状腺就会快速地将131碘摄入甲状腺细胞内,而131碘能发射β射线,它的射程仅2毫米,所以131碘照射只会破坏甲状腺自身组织而不会影响周围组织,相当于不开刀的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
甲亢系甲状腺素过多所致的常见内分泌疾患,治疗有药物,手术,放射性131碘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药物治疗,为减少复发,更好奏效,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了解治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的副作用,常见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皮肤瘙痒(或皮疹),少数有肝脏损害.其中以粒细胞缺乏最重要,故应定期复查白细胞计数,降低者应用升高白细胞药物如补血生,沙肝醇等,必要时应停药.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误以为患甲亢后应多吃海带,其实这样做反而干扰和不利于甲亢的治疗.正确的治疗应忌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卷心菜,海产鱼虾.含碘食盐宜以普通食盐代替,或烧菜时提早放入.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医生据临床及化验及时调整剂量,以防产生药物性甲减.某些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后,就自行停药,这样极易复发,因此用药不能见好就收,需应用较长时间维持量,疗程两年左右.
生活护理:
在甲亢调养过程中,患者的饮食尤其重要.因为甲亢病人由于代谢亢进,营养物质需求明显增加,如果营养补充不足,消瘦会更为明显,甚至出现类似晚期癌症的症状,因此,饮食是否得当十分重要.
患者饮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每日进食的热量,男性至少2400千卡,女性至少2000千卡.多吃高蛋白食物,年轻患者还需多吃脂肪类食物,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少吃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带,海虾,海鱼等.尽量不吸烟,不饮酒,少喝浓茶,咖啡,患者特别注意心理情绪及精神生活水平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受风感冒,劳累过度,高度发烧.
甲亢病人在服药期间及饮食上应注意:
l,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
2,禁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
3,禁忌浓茶,咖啡,烟酒;
4,保持心情平静,避劳累
以上是对“甲状腺素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引起甲状腺素增高的原因有很多的,你需要小明确病因才能过对症治疗
指导意见:
如果是TT3 下降,FT4 下降,而促甲状腺素TSH明显升高,这个是典型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补充甲状腺素.最好是使用左甲状腺素----优甲乐,TSH明显升高,但是T3,T4,FT3,FT4 也高,那么是继发性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脑垂体本身分泌过多促甲状腺素TSH,导致甲状腺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生活护理:
所以还是要到正规医院检查,然后才能对症治疗
病情分析:
这位朋友,你好.根据你提供的情况,甲状腺素高有甲亢的可能,但应该看游离甲状腺高不高,确诊以游离甲状腺素(FT3 FT4)为准.
指导意见:
甲亢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药物治疗,放射性碘(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是各类甲亢的首选,正规西医治疗甲亢可分为初治期,减量期和维持期,整个病程大约1-2年,病程中需要定期化验,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药,单纯西医治疗容易复发,结合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副作用,提高治愈率,推荐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2,放射性碘(碘131)治疗其优点是见效快,一般3-6个月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缺点是容易引起终生性甲减,需终生服药替代.距统计,使用131碘5年内导致终身性甲减的患者达到60%以上,目前认为131碘对生育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目前认为131碘治疗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基础上已经生育而且不愿或者不能手术的病人才考虑使用的.
3,手术治疗一般不轻易采用,因为甲状腺旁有左右颈总动脉,有喉上及喉返神经,有甲状旁腺,还有气管食管等,稍有不慎就会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一般只用于甲状腺肿巨大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或者有癌变的可能.
4,你可以考虑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生活护理:
甲亢病人饮食的注意事项:
1,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烟酒.
2,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3,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4,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由于碘在空气中或受热后极易挥发,故只需将碘盐放在空气中或稍加热即可使用.
6,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7,病情减轻后适当控制饮食.
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1,谷物类: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
2,肉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
3,奶及制品:除纤维素外的各种营养成分
4,蛋及制品:优质蛋白质,高蛋氨酸
5,豆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低脂肪
6,蔬菜,水果:维生素丰富.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