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双脚着地出疼痛
十天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痛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痛风痛风(英语:gout,学名:metabolic arthritis)又称“高尿酸血症”, 是一种因嘌呤(一译“普林”)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女性一般在50岁之前不会发生痛风,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形成针状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母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
指导意见:
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病为外周关节的复发性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是因过饱和高尿酸血症体液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肌腱内及其周围沉积所致.
痛风患者男女发病比例为20比1,女性痛风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
生活护理:
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如下:
1. 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2. 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
3. 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 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5. 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至3000ml,促进尿酸排除.
6. 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7. 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8. 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9. 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10.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病情分析:
您好!痛风多见于中老年人,大多40岁以上发病.
指导意见:
早期仅见血尿酸升高,后期出现急性关节炎症状,疼痛多见于午夜,因疼痛而惊醒.患者有发热,血中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您估计不是痛风,建议您拍个片子看看.
温馨提示: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