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首先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家长的正确引导,在小儿排便前发出信号,而且每天在时间上基本固定,逐渐使其适应按时排便;如果小儿不排便,也不可勉强,更不可强制孩子长时间蹲坐便盆.在饮食方面,应该适当给予一些精制食品,蔬菜,红薯,水果等. 对于经常发生便秘的小孩,除需要训练排便习惯外,也可间隔给予一些促进肠蠕动和润肠的药物.还要注意奶粉和母乳与钙这些不要一起吃,应该间隔2个小时,否则也可能导致便秘的.
指导意见:
小孩抵抗力低下,很多小孩都有这个现象的啊,小孩6个月以后抵抗力就会低下.6个月到2岁是抵抗力最底下的时候,2岁以后会慢慢增强的啊.建议口服葡萄糖酸锌和适当口服合生元.也可以试试注射斯奇康增强抵抗力.这个是一个免疫调节剂,有一定作用. 另外可以口服多抗甲素.多吃蔬菜水果,防止偏食.不要吃味精和鸡精.
生活护理:
食物中含锌量多的食物有牡蛎,麦芽,其次是瘦肉,蛋黄,鱼类,牛奶,核桃,花生,芝麻,紫菜,动物肝脏等.只要平时多吃一点上述食物,人体就不会发生缺锌现象,即使已经缺锌,也会很快补上 .
病情分析:
冬季,孩子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相当一部分呼吸道疾病是因为大便不通畅所致.儿童因在发育期中,食欲较好,但肠功能发育仍不成熟,冬季肠蠕动相应减弱,在幼儿园中不习惯大便或冬天穿衣较多,大便后提裤穿衣不方便等原因都会使孩子习惯忍便,进而引起便秘.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许多家长给孩子过多“美食”,使孩子的饮食结构中缺少粗纤维,更容易便秘.
指导意见:
建议家长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猕猴桃等)及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核桃仁,香蕉,银耳,芝麻等).此外,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小孩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以上是对“孩子便干老感冒上火咋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心情非常理解
指导意见:
注意休息,多吃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一些清淡的饮食,这样有利于通便.
生活护理:
祝尽快康复
病情分析:
小儿便秘和腹泻一样,也是一个较常见症状.怎样判断小儿是否便秘,主要从大便的量和质来确定.
正常小儿每日排便次数可有较大差别,有的可一天几次大便,有的则可每5-3日一次大使,只要大便有一定数量,不十分干燥又不稀,同时又无不适症状,就均属正常.即使大使次数较少,但大便质和量无不正常情况,又无症状,亦不能认为是不正常现象.如果大便干燥,量少又较难排出,虽然一天可有2-3次,但总量可能比平时一次还少,亦应视为便秘.特别是同时有食欲减低,腹部胀满,便意频频,更应视为便秘.如果平时排便较规则,突然二天以上不解大便,尤其是伴有腹痛或腹胀,即应视为便秘,要及时寻找原因.
指导意见:
热结便秘
大便干结难解,口干,口臭,脸红,腹胀痛,小便黄短,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1)马蹄海蜇汤:马蹄60克,海蜇50克.煎水饮用.
(2)香蕉煮冰糖:香蕉2条,冰糖适量,加水煮汤食.
(3)菠菜汤:菠菜150克,麻油适量,将菠菜煮熟,加盐调味,用麻油拌食.
(4)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半杯拌匀,每日早晚空腹饮.
(5)沙葛汁:沙葛去皮,捣烂绞汁,蜂蜜适量.用凉开水冲服.
(6)大黄泡水:大黄3~5克,放入杯内,用沸水(约半杯)泡15分钟,加入蜂蜜少许服用.适用热结较甚.但不宜长期服用.
气虚便秘
大便不一定干结,虽有便意,即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舌质淡,苔白,脉虚.
治法:益气润下.
(1)红薯蘸蜂蜜:红薯半斤,蜂蜜适量.将红薯洗净煮熟,蘸蜂蜜食,可常服.
(2)牛奶粳米粥:牛乳15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煮成粥,入牛乳及白糖,再煮片刻,空腹服食.
(3)杏仁芝麻粥:杏仁10克,黑芝麻2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前三味加水煮成粥,入冰糖溶化后服食.
(4)莲藕粳米粥:莲藕250克,大米30克.将莲藕洗净切碎,入沸米粥中煮熟,加油盐等,早晨空腹服食.
(5)黄芪玉竹煲兔肉:黄芪15克,玉竹12克,兔肉适量.加水煮熟,用盐调味服食.
血虚便秘
大便秘结难解,面色萎黄无华,口干不欲饮,唇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肠.
(1)首乌红枣粥:首乌20克,大米30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将首乌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去渣,入大米及红枣,煮成粥,入冰糖溶化后食.
(2)红薯叶炒猪瘦肉:鲜红薯叶200克,猪瘦肉50克.将红薯叶洗净,瘦猪肉切碎,用武火炒熟,入少许油盐调味服食.
(3)柏子仁粥:柏子仁10克,大米30克,蜂蜜适量.前二味一起加水煮熟,入蜂蜜调匀服食.
(4)芝麻粥:黑芝麻15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芝麻炒熟研末,大米煮成粥,入白糖和黑芝麻末调匀,再煮片刻即成,空腹服食.
(5)牛奶蜂蜜:牛奶250克,蜂蜜30克,将牛奶煮沸,调入蜂蜜服用.以上方法你不妨试试,祝宝宝健康快乐!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