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周岁
心跳快
先天性心脏病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未治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前去你院治疗,望给予建议?
病情分析:
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如持续不闭合,则构成病态,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指导意见: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手术结扎或切断未闭的动脉导管,是根治本病的方法.在目前的条件下,本病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很小,手术死亡率接近于0%,故多数意见认为:除非病人年龄已超过50岁,凡已确诊的动脉导管未闭均应早期手术治疗.
你好:动脉导管未闭是个简单的先心病,根据你的描述孩子可以做介入治疗或者腋下切口等微创手术.术中伤口很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很快.孩子通过手术治疗后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不知道孩子的管径是多少呢?目前孩子是最佳的手术年龄,建议尽快检查明确后手术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帮到你,ydy.
病情分析:
你好!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女性约两倍于男性.
指导意见:
手术结扎或切断未闭的动脉导管,是根治本病的方法.未闭动脉导管被结扎后,约有10%的病人可重行畅通,故现多用切断缝合的方法.在目前的条件下,本病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很小,手术死亡率接近于0%,故多数意见认为:除非病人年龄已超过50岁,凡已确诊的动脉导管未闭均应早期手术治疗;有心力衰竭或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的,在两者得到控制后亦可施行手术.显著肺动脉高压出现有至左分流有紫绀时,手术治疗对病人已无多大帮助,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
生活护理:
近年有通过心导管检查术将海绵状塑料塞送到未闭动脉导管处而使之闭塞的介入疗法,免除开胸手术.
以上是对“动脉导管未闭”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最佳治疗期是几周岁?谢谢?
最佳治疗时机是早发现早治疗,最好学龄前.若导管直径较小,在5岁以前仍有自愈可能;若未闭导管直径较大,说明分流的异常血流较多,应尽快手术闭合之.
病情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 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排行的第二位.治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结扎,一种是介入封堵.Amplatzer伞封堵器堵动脉导管未闭技术成功率接近100%,术后一天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效果达91.4%,动脉导管未闭 术后6个月可达98.6%.目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已是 动脉导管未闭 的首选治疗方法.
指导意见:
可以去医院详细检查一下,再确定手术还是介入治疗.介入的价格可能高一点.
病情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1%,居第二位,女性多于男性.动脉导管连接于主动脉峡部和肺动脉分叉处,是胎儿时期的正常结构,起源于胚胎第六主动脉弓,是胎儿赖以生存的生理性血流通道.绝大多数小儿于生后24h因导管平滑肌收缩而产生功能性闭合,通常在出生后2-3周完全自行解剖闭合而成为动脉导管韧带,如果1周岁后仍未闭合即为病理性动脉导管未闭.未闭的动脉导管粗细不一,其内径一般为5-20mm,长度为6-10mm.根据动脉导管的形态通常分为5型:(1)管型 (2)漏斗型 (3)窗型 (4)哑铃型 (5)动脉瘤型 一般来说,管型或漏斗型者适合于行单纯双重结扎法或切断缝合法,窗型或动脉瘤型则必须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指导意见:
除少部分直径较细(2-4mm)的动脉导管未闭可采用介入治疗外,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其手术适应征包括:(1)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者,如果反复发生难以控制的肺炎,心力衰竭或呼吸窘迫,应考虑急诊手术;(2)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应及早手术,双向分流但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者仍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3)一般患儿理想的手术年龄是2-4岁;(4)合并心内膜炎者,应在抗感染治疗3个月后方可考虑手术;(5)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动脉导管作为代偿通道时则不能单独闭合.如果已形成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发绀者则属手术禁忌.
建议您尽快到专科医院就诊,确诊后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治疗,希望这些资料能给您带来帮助!祝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动脉导管未闭”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