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发高烧,嘴红,屁股脱皮
11月12号《大约有20天》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11月13号,诊断为川崎病症状,现在在 太原儿童医院就诊用药丙球蛋白能退了烧了 ,但是不用又就烧起来 了 ,现在已经用 了 3次药了,现在我们也不敢在用药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我现在想转院去哪为好
病情分析: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指导意见:
多数情况下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可用阿司匹林80~150mg/kg,分4次口服;按血药浓度20~25mg/dl调整剂量.发热期过后可减少剂量5~10mg/k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能减缓冠状动脉瘤发生和防止血栓形成.治疗中应经常进行心电图检查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追踪,必要可做冠状动脉造影.阿司匹林疗程根据临床病程而定,一般宜服数月;如有冠状动脉瘤发生,则治疗应持续至冠状动脉瘤消退.
病情分析: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弥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儿童期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发生于4 岁以下,尤以周岁内婴儿多见,成人偶有报道.男性略高于女性,为1.5~2∶1.本病发病以晚冬,春季多见.临床特征为发热,黏膜炎,多形性皮疹,颈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和手,足硬性红肿,严重病例可累及心脏
指导意见:
1.一般治疗 急性发热期应卧床休息2 周,退热后逐步增加活动,一般休息2 个月左右.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保护皮肤清洁,做好眼,口腔护理.
2.阿司匹林 每天30~100mg/kg,分4 次口服,持续2 周;退热后改为小剂量,每天5~10mg/kg,1 次口服,至血小板计数和血沉恢复正常,疗程2 个月左右.
3.人体免疫球蛋白 大剂量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应在病程10 天内应用.用法为:单剂,2g/kg,持续静脉点滴12h 或每天400mg/kg,连用4 天,均同时服用阿司匹林.
4.其他 治疗并发症.
生活护理:
改善环境,注意卫生,防止细菌和病毒感染
病情分析: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
指导意见:
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服用剂量每天30~100mg·kg,分3~4次.日本医生倾向于用小剂量,其依据是在是在川崎病急性期服大剂量者认为急性患者对阿司匹林吸收减低和清除增加,用大剂量才能达到抗炎效果.服用14天,热退后减至每日3~5mg/kg,一次顿服,丰收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皮质激素一向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以后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治疗.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联合应用强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疗,为控制川崎病的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单用皮质激素.
以上是对“川崎病症状在哪治疗最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