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岁
下肢及臀部成红色
2-3天 原因不明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正在山区县城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治疗最佳,应注意些什么?
病情分析:
发病较急,除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及泌尿系统症状.不同病例起病情况可不相同,以皮肤紫癜最多见,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或先后伴有关节,胃肠或泌尿系统症状.
指导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卧床休息,以利于皮肤紫癜消退和减少其复发.
2.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海鲜,过敏原不明者不吃过去未吃过的食物.
3.腹痛较重或大便潜血阳性者进食半流食,消化道有明显出血者应禁食.
4.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5.防止昆虫叮咬.
6.皮疹有痒感,应保持皮肤清洁,修剪指甲,防止擦伤和抓伤.
7.除去可能存在的致敏原.
病情分析:
紫癜(purpura)
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紫癜即提示有如下可能:
①血管性紫癜.很常见,是由于血管壁损伤或其脆性和通透性增高所致,常见于免疫性的(如过敏性紫癜),感染性的(如败血症),血管结构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如异常蛋白血症,单纯性或老年性紫癜等)疾病.检查除束臂试验可能阳性外,无其他异常.
②血小板异常性紫癜.最常见,多数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增多及功能异常所致,若口腔颊粘膜有紫癜或血疱,常提示出血严重,应积极处理.
③凝血机制障碍,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一般说由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关节积血,肌肉血肿和内脏出血,较少表现皮肤紫癜,仅有时表现为大的瘀斑,而且检查凝血象有明显异常,借此可与血管性紫癜和血小板异常引起的紫癜鉴别.紫癜的治疗依病因不同而异.
指导意见:
中药治疗主要利用健脾益气和滋阴清热等方式施治,可以选用归脾丸,乌鸡白凤丸,血康胶囊,知柏地黄丸等常用中成药配合治疗.当然,建议诊治应以辨证施治为宜.
生活护理:
应当避免感染,劳累与精神刺激等因素,避免皮肤黏膜,鼻子和牙龈出血.
病情分析:
一,皮肤紫癜
常为起病时的首先表现,紫癜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状,荨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并可伴神经性水肿. 严重时偶可发生溃疡和坏死.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以下肢和踝,膝等关节处较为明显,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易反复发作.
二,胃肠症状
不少患儿有腹痛,多为阵发性剧烈性绞痛,或为钝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粪便呈柏油样或为鲜红色.重症还可有呕吐,但呕血少见.如腹痛,便血出现于皮肤紫癜之前,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本病可因肠管粘膜下出血与水肿,导致肠功能紊乱,甚至诱发肠套迭.
三,关节症状
部分患儿有关节肿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腕,肘等,小关 节不受累.可单发,多发或呈游走性.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常伴微热,重者有灼热感.关节症状消退后无后遗症.
四,泌尿系统症状
因泌尿道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出现血尿及微量蛋白尿,随着紫癜的隐退而消失.但紫癜的患儿中约1/3~1/2肾脏受累,称紫癜性肾炎.肾脏的病理改变决定着预后.尿的改变多于急性期2~3周内出现,也有于紫癜消退后方出现.多数患儿表现为尿中有少量蛋白及显微镜下有红细胞,有时见有管型,亦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预后佳,偶呈急进性肾炎经过,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预后不良.部分患儿有大量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为肾病综合征.
血尿,蛋白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最后多数仍能完全痊愈.极少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而呈慢性肾炎经过,最后发展为慢性肾功衰竭.
五,其它症状
偶见脑出血,则可出现惊厥,暂时性瘫痪,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其他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肌肉出血,睾丸肿胀出血或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等,均极少见.
指导意见:
(1)一般疗法: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腔粘膜损伤.为减少出血倾向,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局部出血者压迫止血.北京儿童医院811例急性ITP中226例仅用上述一般疗法,于6个月内痊愈者占78.3%,与其它治疗组疗效无明显差异,说明一般病例不需给以特殊治疗.若出血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止血措施.慢性病例出血不重或在缓解期均不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外伤,预防感染,有时轻微呼吸道感染即可引起严重复发.对出血严重或久治不愈者应进行如下特殊疗法.
(2)输新鲜血或血小板: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因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小板可很快破坏,寿命短暂(几分钟至几小时).故输血或血小板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但有人认为输入血小板后可迅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而减轻出血倾向.
(3)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认为激素的疗效系由于: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倾向;②减低免疫反应,并可减少PAIgG的产生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吞噬作用.故在ITP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较快好转.目前仍主张在发病1个月内(特别是2周内)病情为中度以上或发病时间虽长,但病情属重度以上的病人应给予激素治疗.用药原则是早期,大量,短程.一般用强的松60mg/m2·d(2mg/kg·d)分2~3次或清晨一次口服.若出血严重,强的松可用至120mg/m2·d口服或用氢化可的松400mg/m2·d或氟美松10~15mg/m2·d静脉点滴,待出血好转即改为强的松60.g/m2·d.一般用药3周左右,最长不超过4周,逐渐减量至停药.停药后即使血小板下降,只要出血不明显即可继续观察,不再用激素.若再次发生广泛出血,仍需加用激素治疗,待出血好转后改为隔日用药或仅用小剂量维持,使不发生出血即可.北京儿童医院对急性危重型患儿,采用地塞米松1mg/kg·d静脉滴入冲击疗法,每3~4天减少1/4剂量.三周后改为强地松40~60mg/m2·d口服,取得较好疗效.切忌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慢性患者需足量用药3~4周后,出血多可停止,即可减量,当血小板升至50×109/L,即可停药观察.
(4)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点:对重度以上出血病儿,亦可静脉点滴输入大剂量精制丙种球蛋白(IgG),约0.4g/kg·d,连用5天.约70%~80%的病人可提高血小板计数,特别对慢性患者有暂代切脾手术的倾向.但此种精制品费用昂贵,一时不易推广.
(5)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无效者尚可试用①长春新碱每次1.5~2mg/m2(最大剂量2mg/次)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或每次0.5~1mg/m2加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连用4~6周为1疗程.用药后血小板可见上升,但多数病人停药后又下降,仅少数可长期缓解.因疗效短暂,故较适用于手术前准备.②环磷酰胺2~3mg/kg·d口服或每次300~600m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有效时多在2~6周,如8周无效可停药.有效者可继续用药4~6周.③硫唑嘌呤1~3mg/kg·d,一般一个月后方可显效.这些免疫抑制剂可与皮质激素合用.
(6)其它药物:近年来国内外试用炔羟雄烯异恶唑(达那唑Danazol,DNZ),这一非男性化人工合成雄激素,治疗顽固性慢性ITP患者,即刻效果尚好,维持效果时间较短,故对准备切脾手术而需血小板暂时上升者有一定价值.其作用现认为可调整T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从而降低抗体的产生,并可减少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消除.有人认为其疗效与调节Fc受体有关.多试用于成人及年长儿,口服200~400mg/d,疗程至少2月.副作用可有肝功能异常,轻度水肿,皮疹,痤疮,偶有纤维蛋白溶解性皮肤出血.但由于对小儿疗效不够确切,且药价较贵,副作用多,目前DNZ只作为治疗ITP的三线药物.此外,国内不少单位曾试用氨肽素(从猪蹄爪甲提炼出来的,含有10余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治疗.还可试用环胞素A(Cy-A),血浆置换疗法及重组α-干扰素治疗等.
(7)脾切除疗法:脾切除对慢性ITP的缓解率为70%~75%.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尽可能推迟切脾时间.切脾指征多认为是长期或间断存在重度出血,应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或需长期大量激素方能维持止血,病程在1年以上;或中度出血病程在3年以上;年龄在5岁以后;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PAIgG中度增高者.但在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或外科紧急手术则不受病程及年龄限制,可做紧急脾切除.在切脾前已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应于手术前及术中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液,术后逐渐停用.
脾切除手术中,结扎脾蒂后出血即见减轻,术后数小时内即可见血小板上升,24小时血小板可达200×109/L,出血时间已正常.约4~10天血小板达最高峰,大约在(300~900)×109/L,最高可达1000×109/L以上.然后逐渐下降,经数周至2月渐趋正常.一般认为术后血小板升的越高,远期疗效越好.术后血小板PAIgG下降程度与血小板上升相平行.有的病人脾切除后血小板上升虽不高,出血现象多有明显好转.当血小板迅速上升时,应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切脾后血小板升至1000×109/L以上者应给阿司匹林或潘生丁等药物治疗,防止发生血栓.多数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获得痊愈或较长期的缓解.为减少复发,手术时必须将副脾切除.5岁以下行脾切除的病儿,切脾后应给长效青霉素每月一次,或丙种球蛋白注射预防感染(尤其是肺炎球菌感染),直至5岁.
生活护理:
只要能查明原因,是过敏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的还是别的原因,是可以治疗痊愈的
以上是对“紫癜病怎样治疗,应注意些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
指导意见:
1. 设法除去致敏因素.
2. 单纯者可用复方芦丁,钙剂,维生素C,抗组治胺制剂.
3. 发热及关节炎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但不能阻止肾脏侵犯,对顽固的慢性肾炎者可加免抑制剂.
4. 中医疗法: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辨证论治.
西医常用哪些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
1,抗过敏药物:息斯敏,扑尔敏,葡萄糖酸钙.
2,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安络血,芦丁,维生素C.
3,血小板聚集抑制药:潘生丁
4,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5,对于肾型或强的松治疗不佳者,还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化疗药物.
生活护理: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波动及精神刺激.防止昆虫叮咬.去除可能的过敏原,
2,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控制和预防感染,在有明确的感染或感染灶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但应避免盲目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注意饮食, 因过敏性紫癜多为过敏原引起,应禁食 生葱,生蒜,辣椒,酒类等刺激性食品;肉类,海鲜,应避免与花粉等过敏原相接触.
4,为防止复发,患者治愈后应坚持巩固治疗一疗程.
5,应该远离过敏介质.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和孩子的年龄,最应该考虑的疾病是“过敏性紫癜”.
这个病没有什么特效治疗,但是只要不危及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病情就不严重.
指导意见:
(1)首先要去除诱因.各种感染,如咽炎或者肺炎,还有感冒,都会引发和加重病情,应该尽量治愈.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引起过敏的食物或者药物,以后坚决避免接触.
(2)药物处理:口服稳定毛细血管的药物:安络血2.5--5mg/次,2--3次/天;限制过敏的药物:空腹吃,华畅 1片/次,2次/天;减少渗出的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还有适量的葡萄糖酸钙.
(3)进一步处理:如果伴有肚子疼或者关节疼或者尿常规检查异常,可以应用激素,但一定要谨慎,而且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节剂量.
生活护理:
避免接触致敏原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益,及时采纳,谢谢!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