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胀气 积水
劳累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正在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医生已经确诊 想了解能否有效克制 能够维系多久生命
病情分析:
根据最近的研究报道,肝硬化第一次出现腹水后5年生存率为50%
指导意见:
肝硬化的死亡率与病因是否清除,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综合治疗,患者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情分析:
肝硬化主要死于肝性脑病,还有消化道大出血,看具体病情
指导意见:
晚期的话这些应该都出现了吧,做了分流手术了吗?低蛋白质低盐饮食
生活护理:
肝硬化晚期如条件好的话可以去移植,彻低解决痛苦.祝君好运 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肝硬化主要死于肝性脑病,还有消化道大出血,看具体病情
指导意见:
做分流手术,低蛋白质低盐饮食,也要有信心!你年龄不大,我建议你中西医结合来治疗,这样效果比较好,西医的药负作用太大反而不好 .好好活着,有信心的话3-5年都可以,
以上是对“肝硬化晚期能够维持多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如果有沉重的心理包袱,整天郁闷去想这个问题,那可能3个月,越年轻的人越维持时间短,年老病人可能长些,这是一般.
指导意见:
但如果你很乐观,把自己当成正常和没病人一样,维持很长时间甚至奇迹般的好了,这也不是没有.有关调查表明得了不好的疾病,有1/3是吓死的,有1/3是吃药治疗药物毒死的,只有1/3是病情本身没办法康复.
生活护理:
所以关键自己要乐观!
病情分析: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以下几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硬化.
1.病毒性肝炎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常显HBsAg阳性,其阳性率高达76.7%.
2.慢性酒精中毒 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总数的60%~70%.
3.营养缺乏 动物实验表明,饲喂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4.毒物中毒 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硬化.
5.药物性肝炎肝硬化,长期服用一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可以引起肝硬化
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进行性纤维化.正常肝组织间质的胶原(I和Ⅲ型)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肝硬化时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并沉着于小叶各处.随着窦状隙内胶原蛋白的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明显减少,使肝窦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导致血液与肝细胞间物质交换障碍.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位于窦状隙(Disse腔)的贮脂细胞(Ito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成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而改建肝小叶结构时,称为肝纤维化.如果继续发展,小叶中央区和门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将互相连接,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而形成肝硬化
指导意见:
1.病因治疗 按引起肝硬化的原发病给予特殊治疗.
2.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适当蛋白质,足够热量及各种维生素.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毒的药物,可口服肝泰乐,益肝灵,云芝肝泰,肌甙等.
3.治疗并发症
①腹水治疗,限制水钠摄入,适当补钾,利尿剂可用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或速尿等;必要时输全血,血浆或无钠白蛋白;尽量少放腹水;肝昏迷时忌用利尿剂.
②上消化道出血:禁食,输血,补充维生素K,应用垂体后叶素,每次0.3IU/kg,溶于25ml 生理盐水中,10 分钟内静注,20 分钟后再予相同剂量1小时内静滴,也可减少剂量与硝酸甘油合用,以免发生副作用.出血不能控制时,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并用去甲肾上腺素加入冰冻生理盐水局部止血.必要时行脾切除术和门腔静脉吻合术.
生活护理:
肝硬化应该如何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 肝功能代偿者,宜适当减少活动,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二)饮食 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
(三)支持疗法
二,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一)补充各种维生素
(二)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如木苏丸,肝泰乐,维丙肝,肝宁,益肝灵(水飞蓟素片),肌苷等,10%葡萄糖液内加入维生素CB6氯化钾,可溶性胰岛素
(三)中药
三,肝移植 人类第一例正规肝移植是1963年完成的.据国外统计自1980年以来,肝移植的3年存活率依病种的多少为序是:晚期非酒精性肝硬化41%左右;酒精性肝硬化20%;胆道闭锁60%;肝细胞癌20%;胆管癌<10%.鉴于对晚期肝病患者大多别无满意疗法,而肝移植后的生存率将继续提高,预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种慢性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影响肝移植的因素主要是供肝问题.
四,并发症的治疗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
1.上消化道出血 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2.肝性脑病 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3.肝肾综合症 肝硬化腹水引起肾灌注减少,患者肾功能衰竭
4.肝癌 肝硬化是肝癌产生的土壤
温馨提示:
适当减轻劳动强度,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维持健康和延长寿命。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