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手红肿,很痒一块一块的红
天气冷了就会冻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摸冻疮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治疗,怎样愈防
病情分析:
这个是个体差异.与每个人的末梢循环有关系的啊.
指导意见:
没有特效办法预防.首先应该注意保温保暖和多吃羊肉汤,也可以在当地医生指导下使用654-2口服改善末梢循环.注意保温保暖这个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啊.
病情分析:
这个是个体差异.与每个人的末梢循环有关系的啊.
指导意见:
没有特效办法预防.首先应该注意保温保暖和多吃羊肉汤,也可以在当地医生指导下使用654-2口服改善末梢循环.注意保温保暖这个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啊.
病情分析: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指导意见: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药治疗可内服“人参养荣汤”:当归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姜皮10克(无此药时可用干姜8克代替)党参18克 黄芪18克 鸡血藤30克,煎水内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 桂枝30克 甘草30克 川芎20克 (如创面有溃烂者可再加鸦胆子25克或黄连25克),水煎,等待温度适宜(温度为35~40℃),温洗或浸泡.每天2次
以上是对“手冻了该怎样治疗0”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手红肿,很痒一块一块的红
天气冷了就会冻
指导意见:
提供一些偏方仅供参考:
1.樱桃泡酒,用泡过的酒涂檫.
2.山楂火烧,不要太煳,趁热敷在冻伤处(前提是皮肤没有破损)
病情分析:
n你好.你这是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
指导意见:
建议您
1.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温暖的环境中可给病人少量热酒,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周围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宜饮酒,以免增加身体热量丢失.
3.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保护肌腥和韧带的灵活性.
4.重伤员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发生.
5.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还可涂些油脂.站岗值勤应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杆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都有预防冻伤作用
病情分析:
1,一般是在一入冬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冻手冻脚,所以,天一冷,就及时的换棉鞋,带棉的手套,做好保暖和预防工作是最重要的.
2,还有就是保持鞋和鞋垫的干燥,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都是应该养成的习惯
3,如果已经冻脚了的话,就去药店买一些软膏,例如蛇油膏之类的,都有一定的作用
4,采芝麻花在冻疮处揉搓.只要这一年不冻,以后就不会冻手了.
指导意见:
防冻,冬天应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龟肉,麻雀肉,鹌鹑肉,鸽肉,虾,蛤蜊,海参等,这些食物均可增加热量防寒增温,同时再穿暖一点.
病情分析: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
指导意见:
预防冻伤,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还可涂些油脂.搓手,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冻疮,从夏天就应该开始了.比如用冷水洗脸,洗冷水澡或是用冷水冲冲好发冻疮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逐步适应寒冷.不过,如果你冬天没做这些功课,现在千万不要冒失地去受寒.一般气温10℃是冻疮发作的临界徘徊温度,再受冻反便会使冻疮发作,所以目前要做的还是保暖.对皮肤暴露部分要作适当保护,如戴上耳套,手套等,鞋袜不要过紧.每日勤用温水泡脚,对局部勤搓揉,以促进血液循环.如冻疮部位发生溃烂,除加强保暖外,局部要用治疗药,如冻疮膏,含有抗菌素的软膏,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溃烂严重者应去医院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得了冻疮后千万不能加热或用火烘烤,应逐步回温,否则急冷急热更容易引起皮肤溃烂.
生活护理:
祝你康复,早早摆脱冻疮困扰
以上是对“手冻了该怎样治疗0”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