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阴囊皮肤病,俗称“绣球风”,“肾囊风”.它对称发生,常波及整个阴囊,患处奇痒,临程持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有急生,慢性之分,急性期相当于“糜烂型”,慢性期相当于“干燥型”.本病多见于夏季
指导意见:
阴囊湿疹中医一般分为虚实两种:实者多因湿热下注.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或阴囊潮湿,汗液浸润,内裤摩擦而致.阴囊可见丘疹,小疮,脓疮,搔破后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变化,阴囊皮肤红赤,灼痛,虚证多由急性期转变而来,阴囊皮肤增厚,粗糙如草,颜色发黑,瘙痒难忍.对实证的治疗宜清热利湿,虚证则应养血润肤.下面介绍几个经验方供您选用:
1,内服方
(1)加味二妙散:君术10克,黄柏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衣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这是本人经验方,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效果显著.
(2)苦参合剂:苦参15克,黄柏15克,蛇床子10克,金银花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2,外用方
(1)10%黄宫水冷湿敷,或用麻油调青黛粉成糊状,数患处,每日1--2次.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2)杏仁20克,蒲公英60克,野菊花15克,煎汤待冷后湿敷,每日2--3次.适用于湿热下注,糜烂滋水较多之阴囊湿疹.
(3)青黛散:用泽漆水浓煎,去渣取膏,调入青黛散,调匀后外搽,每日二次,适用于血虚生风的阴囊湿疹.
需要提醒您的是,阴囊湿疹不是癣,故不应按癣用磺酒,癣药水,大蒜等治疗.本病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烫洗等.凡热水,肥皂,盐水,碱水均不宜应用.只要注意不搔抓,不刺激皮肤,大多数患者可较快好转
病情分析:
阴囊潮湿这块不能简单地说有什么病,应该检查一下,如果说没有发现其他各项指标,在前列腺上没有什么病,带性功能上,单纯的是一种阴囊潮湿,我想是不是应该注意这么几个方面:
阴囊潮湿的人注意在饮食上不要吃热性的东西,不要喝酒,或者少喝再注意要勤洗一下,勤换内裤.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让它通透性好一点,有好多朋友穿的裤衩特别紧,不通风.
还有些说男科病之外的,有好多人是汗腺分泌过于旺盛,爱出汗,都是一样的天气,有好多人汗就多,脸上也出汗,鼻头上爱出汗,有好多人脑门爱出汗,有的人手爱出汗,坐一会儿就出汗了,这不作为一个病来出汗,有的在腋下,腿窝就爱出汗.别的地方不出汗就这几个地方出汗,它不作为病看待,特殊生理,有的地方汗腺分泌旺盛,不作为病来看待.全面分析的事,不能单纯的因为这一个情况想得太多不好.但是作为人,如果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阴囊潮湿,也应该注意卫生,就勤换内裤,阴囊潮湿就不会患发其他疾病了,阴囊潮湿不注意卫生,也容易造成一些真菌就在那个地方滋生,有了那环境就容易细菌在那地方滋生.还有就是通透性不好,也可以造成阴囊湿疹等等.
指导意见:
下面介绍几个经验方供您选用:
1,内服方
(1)加味二妙散:君术10克,黄柏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衣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这是本人经验方,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效果显著.
(2)苦参合剂:苦参15克,黄柏15克,蛇床子10克,金银花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2,外用方
(1)10%黄宫水冷湿敷,或用麻油调青黛粉成糊状,数患处,每日1--2次.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2)杏仁20克,蒲公英60克,野菊花15克,煎汤待冷后湿敷,每日2--3次.适用于湿热下注,糜烂滋水较多之阴囊湿疹.
(3)青黛散:用泽漆水浓煎,去渣取膏,调入青黛散,调匀后外搽,每日二次,适用于血虚生风的阴囊湿疹.
需要提醒您的是,阴囊湿疹不是癣,故不应按癣用磺酒,癣药水,大蒜等治疗.本病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烫洗等.凡热水,肥皂,盐水,碱水均不宜应用.只要注意不搔抓,不刺激皮肤,大多数患者可较快好转.
病情分析:
阴囊潮湿是出现一种症状,不能说是什么病,只能在一些病里头是有意义
指导意见:
改善阴囊潮湿最为直接的是要选择健康舒适的内裤
以上是对“阴囊潮湿怎么半”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阴囊潮湿是出现一种症状,不能说是什么病.产生这个症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中医角度来说,第一种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脾虚湿重.第二种就是后天失调,比如后天由于身体不好,经常得病,或者是饮食不好.第三就是下交湿热,也可能是人内脏功能失调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自然气候所造成的.除了内在的疾病原因外,主要是目前传统男士内裤的设计不合理所致.
指导意见:
建议你注意在饮食上不要吃热性的东西,不要喝酒,或者少喝再注意要勤洗一下,勤换内裤.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让它通透性好一点,有好多朋友穿的裤衩特别紧,不通风.保持个人卫生,戒烟酒,少食辛辣发物,贴身衣物选择纯棉质地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阴囊潮湿症状的发生.
按照以上几点你不用吃药就会好的,祝你早日恢复!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