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以前读书时查有,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只是想问问吃要注意什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了解情况平时好注意
病情分析:
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复查,正确用药治疗外,日常生活应格外注意,有些禁忌一定不要触犯.患者在生活上麻痹大意,不重视自我保健,不注意禁忌,就会导致疾病迅速恶化.以下列举乙肝患者的禁忌.
1. 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
肉类中过多的蛋白质和糖类食物转化为脂肪,储藏在人体各部,其中肝脏也是储藏重点,天长日久,身体肥胖,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脏负担过重,促使乙肝恶化.患者最好安排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体重,日常生活中,以下列食物为主:各种主食(大米,面粉等)瘦肉,新鲜水产品,鸡蛋,豆制品,各种蔬菜,水果,植物油,适当糖类;少食动物脂肪,油炸类,咸肉,全脂牛奶等.
2. 禁忌酗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乙醛,他们对于肝脏都有直接的损害作用,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已有病变,加上饮酒可谓是雪上加霜,可以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变.乙肝患者禁酒,戒酒是无条件的,必须的,白酒,啤酒都在禁忌范围之内,患者在聚会场合,可以饮料,矿泉水代酒.
3. 禁忌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多.
劳累过度使大量营养和氧气消耗,导致肝脏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削弱肝脏的抗病力,乙肝病毒就会迅速扩散,破坏肝脏功能直至发生不可逆转的病变.乙肝患者病情平稳时,主张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适当休息,掌握好"度数",活动以不感受到疲乏,恶心,腰痛为准,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不要轻易打破良好的生活规律;病情波动期,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
4. 禁忌大怒和忧郁.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本性喜顺达,舒畅,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现代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妨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更影响肝脏健康.有人统计:易怒的人得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乙肝患者务必保持心胸开阔,情绪饱满,乐观向上,这样才能减轻病痛,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增强,最终战胜疾病.
指导意见:
5. 禁忌恣情纵欲.
过度纵欲不仅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引起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且耗伤元气,损害肝肾,产生诸如疲倦,腰酸腿软,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并发症对于肝功基础本来较差的乙肝患者来说,恣情纵欲也是一个杀手.慢性肝炎病情不稳定时,一定要禁房事;处于病毒携带状态或病情稳定时期的患者,也应该主动控制性生活的频度,一般说来,青年人每周一次,中年人二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一次较为合适,如果房事过后,出现疲乏,腰酸,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停止性生活.
6. 禁忌乱用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所有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代谢,乱用"保肝药"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另外,各种药物(中西药物)成分错综复杂,药物之间的化学及拮抗作用很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加重.药物本身长期使用也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最终也会产生诸如脂肪肝,药物性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严重情况,乙肝患者用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用药的原则是:少而精,以安全有效为准.治病务必前往正规医院,用药务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广告,诊所,"义诊"用药都应冷静对待,最好不用.
病情分析:
您好!您不必过度担心,乙肝是常见病.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复查,正确用药治疗外,日常生活应格外注意,否则就会导致疾病迅速恶化.以下是乙肝患者的一些禁忌:
1.禁忌酗酒.
2.禁忌饮食过量,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
3.禁忌过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4.禁忌发怒,抑郁.
指导意见:
建议您定期去正规医院传染科进行诊治,平时注意饮食.愿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乙型肝炎饮食保健与治疗食疗方】
1,忌辛辣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吸烟 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能损害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因此肝病患者必须戒烟.
3,忌饮酒 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4,忌食加工食品 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滥用激素和抗生素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对肝肾都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6,忌乱用补品 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7,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8,忌高铜饮食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9,忌生活不规律 “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规律生活,每天坚持早操,劳逸结合很重要.
10,忌情志不畅 肝病患者应忌恼怒,悲观,焦虑等,因为肝病患者久治不愈,常便人焦虑,胡思乱想,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
11,忌劳累 肝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肝炎病人功能异常,营养失调,故疲乏无力,需多休息,因此多休息是治疗关键.
12,忌乱投医 不要轻信江湖游医,以免延误了正确的治疗,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日常饮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宜
1,酸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酸性食物可引药入肝.中药中的五味子就属酸性,它可引药入肝,降低转氨酶.过去,还曾经流行过米醋治疗肝炎.另外,酸性食物还可增加食欲.
2,甜 甜性食物可给肝炎患者补充一定的热量,易吸收,有利肝炎的恢复,在肝炎的急性期,食欲减低,进甜食是好的.
3,苦 中医认为苦性食物属寒,可清热解毒,对肝胆湿热型肝病患者进食苦性食物是有益的,但啤酒例外.
鸡骨草饮
[用料]鸡骨草30克半枝莲15克赤小豆30克瘦猪肉lOO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制作]
(1)将瘦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其他用料洗净(生姜拍烂,赤小豆先浸泡1小时).
(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祛湿,利胆退黄.
[适应证]黄疸型乙肝属于肝胆湿热瘀结者.证见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口苦咽干,小便短少,头身困重,胸脘痞满,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按语]本方治证属于湿热瘀结于肝胆之阳黄证.治宜清热解毒,祛湿化浊,利胆退黄.方中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性味甘凉,擅于清热利湿,解毒祛瘀,退黄疸,临床使用表明单用本品煎服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性微寒味辛微苦,擅于清热利湿,活血解毒,可用治湿热黄疸;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有利湿解毒退黄之功.上药合用,可加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的作用.瘦猪肉,生姜,大枣配伍应用,起着调味和中,开胃进食的作用.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身目俱黄,其色鲜明,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属于肝胆湿热者为要点.阴黄者非本方所宜.
(2)鸡骨草的种子毒性大,使用时一定要除去豆英,以防中毒.
(3)饮食以清淡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冰冻之品;戒烟酒;调情志.
参归羊肉汤
[用料]党参15克当归10克枸杞子15克羊肉15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制作]
(1)将羊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全部洗净(生姜拍烂),备用.
(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2.5~3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健脾补肝.
[适应证]慢性乙肝属于肝脾两虚者.证见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四肢倦怠,胁肋隐痛,腰膝酸软,爪甲淡白无华,舌质淡,苔白薄,脉弦细而缓.
[[注意]
(1)使用本方以神疲倦怠,食欲减退,唇甲无华,胁肋隐痛,舌质淡,苔白薄,脉弦细而缓属于肝脾两虚,气血不足者为要点.若神疲倦怠,纳呆呕恶,胁胀而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属于湿热蕴结者,非本方所宜.
(2)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属于气虚明显者,可加用生北茂15克以助健脾益气之力.
(3)食欲减退甚至不思饮食者,可加用生麦芽30克以健胃消食,舒肝解郁.
(4)大便溏泻者,可加茯苓12克或淮山药30克以健脾止泻.
(5)戒烟酒;节房事,勿过劳.
参麦地黄汤
[用料]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五味子10克瘦猪肉100克陈皮5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制作]
(1)将瘦猪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
(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益气养阴.
[适应证]慢性乙肝属于气阴两虚者.证见体倦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咽干口渴,汗多,胁肋隐痛,或有心悸失眠,舌质干红少苔,脉虚数.
[注意]
(1)使用本方以体倦神疲,气短,咽干,舌质于红少苔,脉虚属于气阴两虚者为要点.若有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而气阴未伤者,虽有体倦神疲,汗多口渴之症,亦不宜应用本方.
(2)若有大便干结者,可加玄参15克以滋阴润燥通便.
(3)饮食上忌辛辣及冰冻之品;戒烟酒.
垂盆金佛饮
[用料]垂盆草3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金钱草12克田螺50个生姜10克大枣10枚
[制作]
(1)将田螺用清水静养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壳,取出螺肉;其他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
(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适应证]无黄疸型乙肝属于肝胆湿热者.证见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耳胀,小便赤黄,舌红苔黄稍腻,脉弦滑数.
[按语]本方治证是由于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口苦;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而引发胸闷呕恶.治宜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止痛.方中垂盆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垂盆草的全草,性凉味甘淡微酸,功擅利湿退黄,清热解毒,药理研究及临床使用表明本品具有保肝作用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单用本品片剂口服可治急,慢性肝炎;金钱草为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路黄的全草,味甘淡性微寒,擅于利尿解毒,清肝胆之火;二药相配,清热利湿之力得以加强.而方中主证为胁痛,故又选用郁金,佛手疏肝理气止痛;郁金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性寒味苦辛,功擅行气止痛,清热利胆;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实,性温味辛微苦,功擅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并能理气和中,燥湿化痰,二药配伍,使疏肝理气止痛之力得到加强.田螺清热利湿,生姜,大枣相配,调药开胃,使汤汁可口.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胁痛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稍腻,脉弦滑数属于肝胆湿热者为要点.若胁肋隐隐作痛,咽干口渴,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属于肝肾阴虚者,不宜用本方.
(2)若无垂盆草,可以白花蛇舌草30克或蒲公英15克代之,取其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3)胸闷呕恶明显者,可加春砂仁6克.
(4)食疗期间,以清淡饮食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生冷冰冻之品.戒烟酒;调情志.
指导意见:
乙型肝炎防治知识】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血液传播多发生在80年代由于我国的卫生条件差,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及献血没有检查hbsag造成的.我国1.2亿乙肝携带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在80年代由于输血导致的乙肝传播.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所以HBV并不可怕.《食品安全实施条例》与七月二十四号国务院通过温总理签字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只有甲肝和戊肝不得从事食品生产乙肝可以从事.
特别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证明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中只有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同桌吃饭,接吻等并不会造成乙肝传播..同时日本,美国,香港,澳门,包括乙肝携带者比例更高的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入职,入学等常规体检中也没有检查乙肝血清学指标.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
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l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同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都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不是携带者)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我讲这些是要对你的家人负责 预防为主
以上是对“乙甘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乙肝患者主要的治疗就是静养,维持肝功能正常.
指导意见:
注意要点有:
1.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禁止熬夜;
2.注意饮食搭配,少食高蛋白,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食用蛋白以植物蛋白为主;
3.少食多餐,禁忌过饱,禁忌吸烟,喝酒;特别是酒要禁止;
4.每半年复查肝功能,乙肝DNA;
5.有肝功能异常需护肝治疗,有乙肝DNA异常需抗病毒治疗.
生活护理:
只要维持肝功能异常,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平时主要卫生,减少对家人,朋友的传染.乙肝的传染主要是经血传播,一般的接触是不会传播的.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