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内分泌科 → 整天全身多汗

整天全身多汗

男 | 35岁 2009-12-14 14:18:56 6人回复 来自滁州市

健康咨询描述: 多汗
整天无缘无故的全身出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复区

z13153878530
z13153878530 护师 擅长: 支气管炎,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肾盂 帮助网友:15045称赞: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14 14:25:22 我要投诉

      出汗出汗与气候,运动,情绪或药物无关者多是机体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所致.《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汗出的分类有多种,按汗出量的多少分类,可分大汗,微汗.汗出量多不止,称大汗;汗出量少,绵绵不断,称微汗.按出汗感觉情况分类,可分自汗,盗汗.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气过热,而汗出,动则益甚,称为自汗,多由阳气虚衰,表卫不固而致;盗汗是指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多由阴虚,阴不敛阳,汗随阳泄而致.按部位分类,可分头汗,心汗,半身汗,手足汗.亦有些特殊出汗,如绝汗(又称脱汗),黄汗,战汗等.绝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的绝脱之证.黄汗与战汗是外感热病中的特殊症状.【常见证候】太阳表虚:全身汗出,兼有发热恶风,头项涌,鼻塞,苔薄白,脉浮缓.阳明热盛:全身大汗,汗量较多,壮热或潮热,口渴喜冷饮,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暑伤气津:全身汗出,频频不断,兼有烦渴,胸膈痞闷,口渴喜饮,少气乏力,倦怠神疲,舌红,苔黄,脉洪大无力或濡数.湿热交蒸:全身,头部或手足部汗出,口中粘腻而苦,渴不欲饮,身热怀???Х吃辏?涿颇纱簦?”悴焕??嗪焯?颇澹?鱿一????nbsp阴虚火旺:睡时全身出汗,醒时汗止,或心胸部,手足部汗出,兼有虚烦不寐,五心烦热,潮热颧红,或有心悸,咳喘,腰膝酸软等,舌红少苔,脉细数.人体出汗与气温等环境条件是很有关系的.现代保健医学把人体出汗分为不显汗和有效汗.当气温低于摄氏20度时,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也会排汗,但这种汗液非常细小,人体感觉不出来,故称不显汗;而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或气温高于摄氏25度时,不显汗占的比重就不大了,为了散发热量,人体就要通过排出并蒸发汗液的形式来散热,这种汗液很容易感觉出来,故称有效汗.所以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稳定的重要机能.需要说明的是,健康人体的出汗多少,除了与气温和活动量有关外,与风,湿度,气压等气象因子关系也很密切.当温度高,湿度小时,人体最容易大量出汗;反之,当风速较小,湿度和气压较高时,即使气温较高,人体也会出汗不畅,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较容易中暑.能不能出汗,常常预示着病是否康复.例如,有些人偶感风寒,总是喝完姜汤后卧床,盖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这是因为着凉感冒的人,汗腺受寒而阻,不能以出汗方式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喝汤盖被后,汗腺因受热而舒张,从而排出汗液,散发体热,降低体温,真可谓“汗到病除”.出汗的多少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一般来说,夏季炎热,出汗多一点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过多,对健康就不利了.过多出汗,可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减少,循环变慢,使得人体的散热量趋减,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还能使人体盐分流失,细胞因缺钠而造成热痉挛.所以,夏季里,人们应及时补充流质和适当的盐分.我国传统医书《内经》也列出许多用“出汗”诊断疾病的例子.例如,消渴病(即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少,但小便却多;肝臌胀(即肝硬化)患者的汗液呈黄色并略带腥味;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体质虚弱的人,睡眠时容易盗汗;而在高烧出汗后,常常会导致体温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状.

sherry_xu
sherry_xu 其他 帮助网友:2208称赞:17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14 14:30:17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出汗
      出汗与气候,运动,情绪或药物无关者多是机体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所致.《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汗出的分类有多种,按汗出量的多少分类,可分大汗,微汗.汗出量多不止,称大汗;汗出量少,绵绵不断,称微汗.按出汗感觉情况分类,可分自汗,盗汗.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气过热,而汗出,动则益甚,称为自汗,多由阳气虚衰,表卫不固而致;盗汗是指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多由阴虚,阴不敛阳,汗随阳泄而致.按部位分类,可分头汗,心汗,半身汗,手足汗.亦有些特殊出汗,如绝汗(又称脱汗),黄汗,战汗等.绝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的绝脱之证.黄汗与战汗是外感热病中的特殊症状.
      指导意见:
      【常见证候】
      太阳表虚:全身汗出,兼有发热恶风,头项涌,鼻塞,苔薄白,脉浮缓.
      阳明热盛:全身大汗,汗量较多,壮热或潮热,口渴喜冷饮,面赤,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暑伤气津:全身汗出,频频不断,兼有烦渴,胸膈痞闷,口渴喜饮,少气乏力,倦怠神疲,舌红,苔黄,脉洪大无力或濡数.
      湿热交蒸:全身,头部或手足部汗出,口中粘腻而苦,渴不欲饮,身热怀???Х吃辏?涿颇纱簦?”悴焕??嗪焯?颇澹?鱿一????nbsp;
      阴虚火旺:睡时全身出汗,醒时汗止,或心胸部,手足部汗出,兼有虚烦不寐,五心烦热,潮热颧红,或有心悸,咳喘,腰膝酸软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人体出汗与气温等环境条件是很有关系的.现代保健医学把人体出汗分为不显汗和有效汗.当气温低于摄氏20度时,处于静止状态的人也会排汗,但这种汗液非常细小,人体感觉不出来,故称不显汗;而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或气温高于摄氏25度时,不显汗占的比重就不大了,为了散发热量,人体就要通过排出并蒸发汗液的形式来散热,这种汗液很容易感觉出来,故称有效汗.所以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稳定的重要机能.需要说明的是,健康人体的出汗多少,除了与气温和活动量有关外,与风,湿度,气压等气象因子关系也很密切.当温度高,湿度小时,人体最容易大量出汗;反之,当风速较小,湿度和气压较高时,即使气温较高,人体也会出汗不畅,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较容易中暑.
      能不能出汗,常常预示着病是否康复.例如,有些人偶感风寒,总是喝完姜汤后卧床,盖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这是因为着凉感冒的人,汗腺受寒而阻,不能以出汗方式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喝汤盖被后,汗腺因受热而舒张,从而排出汗液,散发体热,降低体温,真可谓“汗到病除”.
      出汗的多少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一般来说,夏季炎热,出汗多一点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过多,对健康就不利了.过多出汗,可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减少,循环变慢,使得人体的散热量趋减,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还能使人体盐分流失,细胞因缺钠而造成热痉挛.所以,夏季里,人们应及时补充流质和适当的盐分.
      我国传统医书《内经》也列出许多用“出汗”诊断疾病的例子.例如,消渴病(即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少,但小便却多;肝臌胀(即肝硬化)患者的汗液呈黄色并略带腥味;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体质虚弱的人,睡眠时容易盗汗;而在高烧出汗后,常常会导致体温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状.

朱玛丽
朱玛丽 其他 帮助网友:1361称赞:98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14 14:38:41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出汗
      出汗与气候,运动,情绪或药物无关者多是机体的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所致.《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汗出的分类有多种,按汗出量的多少分类,可分大汗,微汗.汗出量多不止,称大汗;汗出量少,绵绵不断,称微汗.按出汗感觉情况分类,可分自汗,盗汗.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气过热,而汗出,动则益甚,称为自汗,多由阳气虚衰,表卫不固而致;盗汗是指睡后汗出,醒后汗止,多由阴虚,阴不敛阳,汗随阳泄而致.按部位分类,可分头汗,心汗,半身汗,手足汗.亦有些特殊出汗,如绝汗(又称脱汗),黄汗,战汗等.绝汗是指大汗淋漓不止,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的绝脱之证.黄汗与战汗是外感热病中的特殊症状.
      指导意见:
      出汗的多少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一般来说,夏季炎热,出汗多一点是正常的,但如果出汗过多,对健康就不利了.过多出汗,可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减少,循环变慢,使得人体的散热量趋减,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还能使人体盐分流失,细胞因缺钠而造成热痉挛.所以,夏季里,人们应及时补充流质和适当的盐分.
      我国传统医书《内经》也列出许多用“出汗”诊断疾病的例子.例如,消渴病(即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少,但小便却多;肝臌胀(即肝硬化)患者的汗液呈黄色并略带腥味;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体质虚弱的人,睡眠时容易盗汗;而在高烧出汗后,常常会导致体温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状.
      生活护理:
      祝你康复
      以上是对“整天全身多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快乐相对
快乐相对 其他 帮助网友:1201称赞:14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14 14:41:10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天气炎热和大运动量时的出汗多属生理现象.
      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盗汗,发生在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出汗.另一种是自汗,发生在白天,不因劳动,穿衣厚或炎热而汗自出,或稍微运动则大汗淋漓.
      指导意见:
      自汗的原因主要是身体虚弱或患大病之后.中医认为是“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所致.治疗应以“补肺益气,固表养阴”为原则.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也可选生脉散和玉屏风丸加减运用.
      

医学校尉
医学校尉 医师 擅长: 心理科常见疾病:抑郁症恋物癖童年情绪障碍小儿孤独症 帮助网友:41731称赞:4558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14 14:54:51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这是肾虚引起的盗汗.
      指导意见:
      可以配合吃点中药,另外可以进行食疗,多吃点韭菜,山药,肉类,也可以吃六味地黄丸,祝好!

刘英医生
刘英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149称赞:26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14 15:48:5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从你描述的情况看没有身体方面器质性疾病,汗多跟自身机体有很大关系,还跟身体虚弱有关.
      指导意见:
      建议找中医师把脉,了解机体情况,服中药进行调理.注意多饮水,因出汗会带走大量水分.避免因机体缺水出现血循环不良

快速问医生下载
自发性多汗症是什么 糖尿病多汗少汗的原因对策是什么 亚甲状腺炎会多汗吗 帕金森患者为什么多汗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说明书]

生脉饮

生脉饮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