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岁
右侧不灵活
六月发烧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以治愈想问康复怎么办在哪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问康复在辽宁省有好点的医院吗
病情分析:
如果已经确诊为“结核性脑炎”而不是“结核性脑膜炎”,将来出现“癫痫病”的可能性就难以排除.但还是建议患者康复之后做头部CT检查,而如果脑组织中没有发现结核钙化灶,将来癫痫的发病几率就很小.
指导意见:
只要结核性脑膜炎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发展成为脑膜脑炎就不会存在后遗症的问题.通俗地说:只要结核病不发展到大脑里面去就可以完全治好.
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相对简单,只要坚持用药就可以控制.但结核性脑膜脑炎的治疗有一定困难,这是因为我们身体内有个“血脑屏障”的缘故.
血脑屏障并不是具有解剖结构的组织,但却能有效防止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包括药物)进入大脑,然而常规使用的抗结核药物也同样很难通过,因此患者如果大脑组织内部也受到结核病菌的感染,治疗就要困难一些,将来脑组织结核治愈后所形成的钙化灶就可能成为“癫痫病”的诱发原因.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olous meningitis)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一1年内发病,多见于1 ~3岁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约3 ~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其死亡率几乎高达100%.我国自普遍推广接种卡介苗和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下降,预后有很大改善,若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大多数病例可获痊愈.但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洽当,其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指导意见: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常较缓慢,但也有骤起者.
(一)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1.前驱期(早期)约1 ~2周,一般起病缓慢,在原有结核病基础上,出现性情改变,如烦躁,易怒,好哭,或精神倦怠,呆滞,嗜睡或睡眼不宁,两眼凝视,食欲不振,消瘦,并有低热,便秘或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初可为间歇性,后持续性头痛.婴幼儿表现为皱眉,以手击头,啼哭等.
2.脑膜刺激期(中期)约1 ~2周 主要为脑膜为及颅内压增高表现.低热,头痛加剧可呈持续性.呕吐频繁,常呈喷射状,可有感觉过敏,逐淅出现嗜睡,意识障碍.典型脑膜刺激征多见于年长儿,婴儿主要表现为前囟饱满或膨隆,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若病情继续发展,则进入昏迷状态,可有惊厥发作.此期常出现颅神经受累病状,最常见为面神经,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的瘫痪,多为单侧受累,表现为鼻唇沟消失,眼睑下垂,眼外斜,复视及瞳孔散大,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炎,视乳突水肿,脉络膜可偶见结核节结.
3.晚期(昏迷期)约1 ~2周 意误障碍加重反复惊厥,神志进入半昏迷,昏迷状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整甚至出现潮式呼吸或呼吸暂停.常有代谢性酸中毒,脑性失铁钠综合征,低钾积压症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最后体温可升至40℃以上,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非典型结核性脑膜炎
1.较大儿童患结脑时,多因脑实质隐匿病灶突然破溃.大量结核菌侵入脑脊淮引起脑膜的急骤反应.起病急,可突然发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明显,肺及其它部位可无明显的结核病灶;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脑脊淮轻度混浊,白细胞数可≥1×109/L(1000/mm3)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易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
2.有时表现为颅内压持续增高征象,低热,进行性头痛,逐渐加剧的喷射呕吐.可见视神经乳突水肿及动眼,外展,面神经受累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轻度增加,蛋白增多,糖减少,氯化物正常,脑超声波检查提示脑室扩张或有中线位移,脑扫描可见放射性素浓染区,易被误诊为脑脓肿或脑肿瘤.
3.因中耳,乳突结核扩散所致者,往往以发热,耳痛,呕吐起病,易误诊为急性中耳炎,出现脑膜刺激征时易误为中耳炎合并化脑,如出现局限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时,则易误为脑脓肿.
4.六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时,可继发结脑,或同时发生结脑,发烧,肝脾淋巴结肿大,可伴有皮疹,但胸片可见粟型肺结核.
生活护理:
对于有密切结核病接触史或有结核病的患者,一旦出现头痛,发热,颈强直表现则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抢得治疗先机.本病是一消耗性疾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当然,应该提醒的仍是对本病的治疗切不可半途而废,不能以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甚至消失作为终止治疗的依据.
温馨提示:
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