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脑出血后遗症”.
脑出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次数,全身情况和并发症等有关.轻症脑出血以及外囊出血,脑叶出血,预后较好,经治疗后偏瘫可明显恢复,通过功能锻炼,有的病人还可恢复工作.而内囊,脑室和桥脑部位的出血,预后较差,多于病后数小时或数天死于脑疝.昏迷1周以上者,多死于并发症或遗留后遗症.
一,以下为判断脑出血预后的参考条件:
1)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在26.6/16kPa(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发病越急越重,起病时血压越高或血压下降,预后越差.
4)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5)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有视乳头水肿者死亡率59%,视乳头水肿出现越早死亡率越高.在发病后3小时内出现者,100%死亡.48小时出现者,50%死亡.腰穿压力在20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占64.5%.
6)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
指导意见:
8)生命指征与死亡率的关系:体温在38℃以上者死亡率71%,脉搏在100次/分以上者死亡率75%,呼吸在30次/分以上者死亡率76%.
9)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出血.
10)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
11)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
12)有丘脑下部损害症状,如周围白细胞增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空腹血糖超过200毫克者,预后较差.
13)脑电图改变进行性加重者,预后较差.
14)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
15)脱水,降压等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二,关于后遗症的治疗问题.
对患者来说,其主要就是康复性的治疗.一般可以进行中药调理,针灸,推拿,还有高压氧治疗等.
病情分析:
一,治疗原则,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压以防止进一步出血.
二,常规治疗(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三,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指导意见:
/四,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为宜;
以上是对“脑出血后遗症”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右侧肢体活动不太灵,口齿不清,老流口水.出院后首先要控制好血压.
指导意见:
经常量血压,可以针灸治疗效果好.尽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
病情分析:
患者,女,53岁,脑出血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流涎等
指导意见:
从你说的情况来看现在是出于脑出血的恢复期,这个时期一般是3-6个月,这个时期关键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物及对症治疗药物的同时加强肢体功能及言语功能的锻炼,每天以这两项功能为主要锻炼任务,肢体的锻炼就是让患肢各个关节能做的正常动作,循序渐进,言语功能也是从简单的句子开始,这样的锻炼越早效果越好,以后留的后遗症越少,但要注意也不能太劳累.
病情分析:
脑出血发病年龄在50-70岁,,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太灵,口齿不清,老流口水等症状.
指导意见:
应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黏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毫克每天.
1,康复治疗:偏瘫病人应注意将患肢放在功能位置,关节每天被动活动至少两次,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坐位,立位,行走及强化上肢伸展运动,增加运动量,持之以恒.
2,加强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量争取生活自理,如穿衣,吃饭,洗漱,入厕训练等.
3,适当选用针灸,按摩,理疗,体疗等配合治疗.
4,继续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的中西药治疗,可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服用.
生活护理:
应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紧张,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激烈的情绪波动,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能减少脑出血发病危险性.
温馨提示:
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控制高血压。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