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医生给的补钙方式是让我吃钙片,让宝宝从中吸收(我的宝宝是母乳喂养)
我的宝宝三个月,医生给的补钙方式是让我吃钙片,让宝宝从中吸收(我的宝宝是母乳喂养)请问这样的方法可行吗
病情分析:
儿童缺钙的症状: 夜惊,夜啼,烦躁,盗汗,厌食,方颅,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指导意见:
宝宝在两个月以后就可以补钙了,而且妈妈吃钙片,宝宝能吸收到的不多
建议最好用采血的方式检查微量元素,头发查的有可能会不太准
缺锌问题不大,宝宝添加辅食之后,多吃肝类食物就可以食补过来的,
但是缺钙的话,容易引起宝宝佝偻病,而且夜啼,出牙晚,烦躁不安,会影响正常发育的
生活护理:
所以建议再次采血检查微量元素,如果确定缺钙的话,可以服用鱼肝油补充维A和维D,促进钙质的吸收,然后多晒太阳,如果还不行的话,就考虑补充钙吧..
病情分析:
每天补钙300-400毫克,同时注意添加辅食的营养搭配,维生素D400单位,夏季每天晒太阳2小时以上,都可以治疗缺钙,
指导意见:
定期健康检查,如果仍有缺钙,要在医生指导下加大剂量.
病情分析:
宝宝如果有缺钙早期症状:多汗,夜惊,发稀,枕秃或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之一,就需补钙治疗,一般宝宝2,3个月出现上述缺钙症状较多见.如果没有上述症状,也可单纯预防补钙.长期预防缺钙对宝宝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帮助的.
补钙关键在吸收和利用.
宝宝选钙,应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是选择药品,缺钙是疾病,治病要用药,如果预防,可以食补,治疗还是应选择药物.
第二,补钙同时要加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第三,小宝宝建议服用有机钙如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比碳酸钙更易吸收
指导意见:
补钙还有一个吸收的问题,补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时补充AD(鱼肝油)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多晒太阳也会帮助钙的吸收,一定要到户外,不能隔着玻璃,因紫外线是不能穿透玻璃的.另外,婴儿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也会影响吸收.
建议补钙的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如妈咪爱,合生元等(放心,有益菌不是药,是多多益善的),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也是诱发小儿湿疹的根源,所以说小儿的大多数病,改善胃肠道是关键.
钙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钙冲剂”和“爱儿钙冲剂”. 鱼肝油吃“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我推荐“伊可辛”,有一种花生油的香味,宝宝比较爱吃,而“贝特令”则比较腥.鱼肝油每天最多一粒,多吃会中毒.
另外还有一种选择,“健胜海洋钙”分0~1岁与1岁以上的,要注意的是此种钙粉里已经含有了鱼肝油的成分,故不必再另外添加鱼肝油了,鱼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它非常易溶于水,极易被吸收,二来也省去了鱼肝油的费用,比较经济.
生活护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上是对“缺钙应该怎样补”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先可以去医院打一针D3,促进钙的吸收.再给她补点巨能钙和葡萄糖酸锌.
指导意见:
缺钙的孩子一般也缺锌.一个月里,补三个星期的钙,再补一个星期的锌.不过要注意,锌不能补多,一支分两天的量.每天多抱她出去玩玩,晒晒太阳,饮食上再注意调理一下,你宝宝一定会长的很好的.
病情分析:
还是让宝宝自己补钙吧.婴儿生长速度很快,钙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但我国居民每天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往往达不到推荐的摄入量标准.因此,现在多主张婴儿从出生后2周起,便应该额外补充1/3推荐量的钙剂,而且至少要一直补充到2岁,否则很容易缺钙.
指导意见:
宝宝缺钙的症状
1,轻微缺钙或者缺钙的早期,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①脾气怪,烦躁磨人,不听话,爱哭闹;
②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早醒,醒后哭闹;
③出汗多,与气候无关,即使天气不热,穿衣不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
④因烦躁和汗水刺激,宝宝躺着时喜欢摇头擦枕,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2,严重缺钙时,宝宝可有以下表现:
①出现抽风;
②出牙迟(一般小儿生后4~10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
③会站,走的时间迟(一般小儿1岁会独自站立,13~15个月会独自行走),还会出现鸡胸驼背,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等;
④因缺钙还会造成宝宝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故宝宝经常会感冒,发烧,拉肚子.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请去正规医院就诊.
3,宝宝补钙需要注意什么
①给孩子补钙前,请先去正规医院检测孩子体内钙的含量.
②不要听信某些补钙品的夸大宣传.
③补钙不是越多越好,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钙.
④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牛奶加热时不要搅拌以免钙的流失.
⑤熬骨头汤勿忘加醋,这样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⑥夜间最需要钙,而且最容易吸收.
⑦菠菜,茭白和韭菜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应当先用热水浸泡以溶去草酸,否则会降低钙的吸收.
病情分析:
1,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但要常规补充维生素D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建议,纯母乳喂养应到6个月.婴儿期的母乳中的钙含量在整个哺乳期间是非常稳定的且基本不受母亲膳食的影响.我国母乳喂养婴儿每日母乳摄入量平均为750ml,母乳中的钙含量以300mg/L计,则每日从母乳中摄入的钙为225mg,以70%的吸收率计算,每日从母乳中吸收的钙为157mg,可以满足每日净钙需要量.此外,母乳被认为是婴儿最合适的营养食物,在出生至6个月以内,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未见有任何钙缺乏报道.因此,6个月以内的婴儿要进行纯母乳喂养,不需要补钙.但是,婴幼儿的佝偻病常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尽管摄入充足的钙,由于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发生佝偻病.资料表明,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低,并受母亲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影响.只有当母体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和/或婴儿能晒足够的太阳,婴儿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若婴儿的日晒不足,其维生素 D缺乏的危险性增加.生活在高纬度或因文化等因素而日晒不足的婴儿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性高.他们可能因母体的维生素D低而导致出生时自身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量低.若日晒不足或外源性维生素D摄入不足,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储存的耗尽,他们患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性增加.
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出生后15天至2岁的孩子应常规补充维生素D,剂量为:每日400-800IU.一般说来,两岁以上孩子户外活动较多,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合成维生素D供人体利用.
指导意见:
2,多吃含钙丰富,容易吸收的食物,注意食物搭配和烹调方法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含钙量丰富,吸收率也高,发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每100克牛奶中含钙104毫克,500毫升奶便几乎可满足3岁以下孩子一天的需用量.
带骨带壳小鱼,小虾以及一些硬果类含钙也较多,每100克虾皮含钙多达成1760毫克.
豆类,绿色蔬菜类也是钙的较好来源.但是,大豆表皮中含有较多的植酸,会妨碍钙质的吸收,去皮后食用吸收率大大增加.
在选用蔬菜时,应注意其中的草酸.可采用适当措施去除妨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比如先焯后炒(使部分草酸溶于水).洗大米时加以浸泡以使植酸碱酶活跃,分解植酸.面粉经过发酵,可减少植酸含量.
4,钙剂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补钙产品种类繁多,选择时需要考虑钙含量及吸收利用度如何,以及是否有其它成分,最后还要考虑价格,口味等.标明含钙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含钙化合物的量;另一种是含钙元素的量.营养学上习惯用钙元素的毫克量来表示.
研究表明,不论是哪一类钙,无机钙还是有机钙,如果实验对象在钙的营养正常情况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左右,如果钙的营养情况不良,则吸收率可能达到 75~85%.并没有哪种钙制剂的吸收率特别高.某些补钙产品以钙缺乏的动物进行实验得出的90%多的吸收率是没有可比性的.
此外,要注意钙制剂中是否还含有其它成分,如维生素D,避免摄入过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还要注意由近海牡蛎,蚌,贝等的壳经过高温活化后磨细而成的活性钙,以及用家畜动物的骨骼磨粉制成的钙制剂.这些制剂中可能含有铅,汞等重金属,服后会受重金属污染.
5,警惕补钙过量
根据研究,中国营养学会将 1~18 岁年龄段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定位2000mg.
随着钙强化食品越来越普遍,钙补充剂越来越多,钙过量的不利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钙过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资料表明,钙摄入增加与肾结石患病率增加有直接关系.高钙尿是肾结石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奶碱综合征 奶碱综合征是高钙血和伴随或不伴随代谢性碱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的症候群.
(3)对其它矿物质的干扰作用 高钙膳食可以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主要包括:可明显抑制铁吸收,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对镁代谢有潜在副作用;可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
总之,儿童补钙应注意以下原则:
平衡膳食,食补为主,钙剂为辅;
不要盲目进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
而且补充钙剂要同时考虑维生素D的补充.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