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脸上眉毛里胡子里,头发里,后背,肩上都有起皮削还痒
好几年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用过皮康王,用了就好,不用就范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确诊是什么类型的,怎样治疗
病情分析:
皮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真菌性,寄生虫性,过敏性等因素.
机械性,项环擦伤,自体挫伤,搔抓引起外伤性皮炎,烫伤,冻伤,放射性损伤等.化学性,化学洗浴剂涂擦刺激性药物,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真菌性,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发癣菌.寄生虫性,如蠕形螨,疥螨,蝉,虱,蚤,血吸虫,钩虫等.另外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均可导致皮炎的发生.
指导意见:
皮肤出现片状,条状或不定形状红肿,有渗出时可有痂皮复盖,当皮肤有损伤时可有糜烂或溃疡出现,局部有痛痒感.
当皮肤被大量炎性渗出物复盖及慢性皮炎时,可见有皮肤被毛脱落.皮肤增厚,有皱裂.
患真菌性皮炎时,患部脱毛,局部有白色粉末状结痂,痂下及周围有红色突起.
患寄生虫性皮炎时,头部,背部,腹部可见有发红的疹状小结,表面有黄色痂皮,并有脱毛现象和剧痒感.1) 除去病因.
(2) 脱敏止痒.口服或肌肉注射皮质激素,波尼松1毫克/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15-0.25毫克/千克体重.胺软膏局部涂抹.
(3)慢性皮炎可用醋酸去炎松软膏或醋酸氟轻松软膏涂抹.
(4)真菌性皮炎可用克霉唑软膏,癣净软膏或达克宁软膏涂擦.
(5)皮肤寄生虫性皮炎,参照蠕形螨的治疗.
(6)对于有细菌感染的皮炎,可全身应用抗菌素疗法,肌肉注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2次/日
病情分析:
1,遗传过敏性皮炎: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环境因素在本病发生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异位性皮炎:
该病原因之一遗传性过敏素质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员对某些体内外物质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
3,神经性皮炎病因: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主要以搔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
4,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脱水可能是使正常或已有病变的皮肤产生炎症的主要原因.
5,接触性皮炎
急性或慢性炎症,常单发或不对称,由某些物质接触皮肤引发的毒性(刺激性)或过敏反应.
指导意见:
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症状,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还应注意少吃甜食,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
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
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除上述之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C,B1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病情分析:
1,遗传过敏性皮炎:2,异位性皮炎:3,神经性皮炎病因:4,激素依赖性皮炎5,接触性皮炎6,日光性皮炎7,脂溢性皮炎
指导意见:
一,忌搔抓二,忌热水烫洗三,忌肥皂洗四,忌刺激性食物五,忌盲目用药六,中医中药治疗法
以上是对“得了皮炎怎么确诊是什么类型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这三者可以联合存在.
指导意见:
皮炎分类
1,遗传过敏性皮炎: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环境因素在本病发生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约70%患者家族中有遗传过敏性皮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
双亲均有遗传过敏史,其子女发生遗传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比双亲中只有一方有遗传过敏史的要高.近来发现染色体11ql3部位的基因与本病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相关.在免疫异常方面表现为血IgE增高,近来研究指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具有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 e RI).“吸入性”抗原进入遗传过敏性皮炎的皮肤,引起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释放IL-1β使异位性特异的T辅助细胞亚类TH-2活化而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产生IgE,同时IL-5是人嗜酸性白细胞分化与增生的重要细胞因子.在遗传过敏性皮炎患者中,由环境变应原(屋尘螨,花粉)斑试引起的湿疹样皮肤反应的表现与皮肤迟发相反应(cutaneous late-phase reaction)相似.在皮损中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故认为IgE介导的“接触性过敏”,在遗传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生理药理学方面,患者白细胞和表皮细胞对β肾上腺素能性激动剂的反应迟钝,所产生的cAMP水平及抑制表皮细胞核分裂功能降低,β肾上腺素能性受体与β兴奋剂亲和力下降,a肾上腺素能性受体比率增高等.此外尚发现单一核细胞内cAMB磷酸二酯酶(PDE)活性增高,从而使cAMP水平下降.
2,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病因和发病机制颇为复杂,至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该病原因之一遗传性过敏素质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员对某些体内外物质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据统计表明:双亲皆有“异位性”表现者约70%后代也可呈“异位性”;若父母中仅一方见“异位性”则子女大致半数可见有“异位性”;然而在“异位性”病人中还有40%的父母未发现“异位性”.本病的变应原以食物,特别是蛋白质食品尤为常见.另外,通过呼吸道吸入的各种物质,如屋尘,花粉,动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视.通常认为婴儿期似乎是以食物过敏为主,而儿童期后却对吸入物过敏居多.
除上述以外,季节气候变化,精神紧张,强烈搔抓刺激,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剧.异位性皮炎发病机制既可以是变态反应,也有非变态反应.其中有许多问题尚未获得一致结论,而且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对此需要今后努力实践,积极去探讨研究.
3,神经性皮炎病因: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主要以搔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系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思考常因情绪波动,过度紧张,神经衰弱等发病或加剧.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病灶感染,酒精中毒,衣摩擦,日晒出汗等局部刺激均可促发本病,使病情加重.临床上分为局限和播散两型.
生活护理:
常见症状:
1. 苔藓样皮损.本病的皮损特征为皮肤苔藓化,病变区皮肤呈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区呈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2. 瘙痒.皮损区域阵发性瘙痒,夜晚尤甚,可影响入睡.
3. 好发部位.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项,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可泛发于全身.
4,激素依赖性皮炎
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皮质激素所致的皮肤萎缩有关,皮肤萎缩导致角层变薄,真皮乳头退变,皮肤失去了防止水分丧失的屏障,迅速引起干燥,发炎.皮肤脱水可能是使正常或已有病变的皮肤产生炎症的主要原因.
发病特点: (一) 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辩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继发症状等.
(二) 应用上述激素药物后,原发病病情虽可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药,1—2日内,用药部位皮肤发生显著红斑,丘疹,皲裂,脱屑,小脓疮,瘙痒和触痛等症状.当再用该药,上述症状和体征会很快减退,如再停用,皮炎症状又迅速再次发作,而且逐渐加重,对激素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尤其以面部,外阴部多见.
(三) 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
治疗措施: 因目前西医西药对激素依赖性皮炎尚无理想疗法,主要是采取逐渐递减激素药物的用量,再配合抗菌消炎,抗过敏药物治疗,直到全部撤除激素药物,治疗过程需要1-2年的时间.多数患者较难接受.由于人体一旦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赤红,触痛,瘙痒,脱皮,干燥,裂口,脱屑等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较大的痛苦,而目前西医又普遍认为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较为棘手,其治疗方案是以抗菌素,维生素及脱敏药物治疗的同时,继续使用激素药物治疗,逐渐减量至撤除停用.皮损恢复正常需用一年以上的时间,多数患者对此均有较大的精神压力.对此,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激素性皮炎的治疗也是因人而异的,并非同一种药你用好使,他用就好使!也要根据患者的激素伤害程度,时间而定的.所以在用药上一定要慎重,用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胡乱医治.
目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
口服:纷乐,雷公藤
外用:美得喜,喜疗妥,蓝科肤宁,金因肽
当康复后期皮肤发干发涩时,可适当添加无刺激的滋润护肤品,比如强生婴儿霜或雅漾类的护肤品.
中药配方: 枇杷叶15g,炙桑皮15g,当归15g,白花蛇舌草30g,银花15g,紫草15g,黄连3g,黄芩10g,生地15g,赤芍15g,白芷5g,丹皮10g,炒白术15g,苦参10g,白鲜皮15g,每日1剂,水煎3次,一二煎混匀分早晚2次口服,三煎每晚睡前用纱布蘸药液冷湿敷患处15min.2周为一疗程, 2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判定疗效.
5,接触性皮炎
急性或慢性炎症,常单发或不对称,由某些物质接触皮肤引发的毒性(刺激性)或过敏反应.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接触性皮炎可由原发性化学刺激物或过敏原(参见第148节Ⅳ型迟发性超敏反应)所引起.
原发性刺激物可损伤正常皮肤或刺激原有的皮炎.强刺激物(如酸,碱,酚)在数分钟内即可引起临床上可见的改变.弱的或边缘性刺激物(如肥皂,清洁剂,丙酮或甚至是水)与之接触数日后方可引起临床上可见的改变.不同的刺激物损害皮肤的机制不同.例如清洁剂可以激活角化细胞,从而使之释放炎性细胞因子.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病人可能会对使用数年的物质或用于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朗格汉斯细胞(一种表皮细胞的年幼亚群)吞噬致敏原并将其传递至T淋巴细胞.从角化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也可促进过敏的发生.病人的致敏过程可从6~10天(较强致敏原如毒常青藤)到数年(较弱致敏原)不等.当再次接触该致敏原时,瘙痒和皮炎可在4~12小时内出现.
外用药的某些成分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表111-1).其他常见致敏原包括植物(如毒常青藤)及在制鞋,制衣,金属化合物,染料和化妆品中的致敏物质.许多工业因子可以引起职业性皮肤病.许多健康的职业劳动者对橡胶增效剂和手套的乳胶过敏.有些男子因为对乳胶避孕套过敏而无法使用.
光敏性和光毒性接触性皮炎可在局部应用某些化学物质再经光线照射后才会发生.这些化学物质(光毒剂)充当光敏物使皮肤对光照产生过度反应(参见第119节光敏感中的多形性日光疹).常引起光敏性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须后液,防晒霜和外用磺胺药.香水,煤焦油,补骨脂素和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油剂常可引起光毒性接触性皮炎.全身给药引起光敏反应时,必须区分是光过敏性还是光毒性接触性皮炎.
症状,体征和病程
接触性皮炎表现不一,从暂时性潮红到伴有大泡形成的严重肿胀,常有瘙痒和水泡形成.皮肤的任何部位均可因接触到过敏或刺激物(包括空气传播物)而受累.其特点是皮炎首先仅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播散到其他部位.
病程长短不一.如果病因去除,单纯的红斑在数天内消退,水泡干枯.水泡和大泡可发生破溃,渗出和结痂.如果炎症消退则有鳞屑,有时皮肤会发生暂时性增厚.继续与致病因子接触或出现并发症(如受到刺激或外用药过敏,表皮剥脱,感染)可使皮炎持久存在.
病情分析:
脸上眉毛里胡子里,头发里,后背,肩上都有起皮削还痒
指导意见:
您好,皮炎的分型有很多
1,遗传过敏性皮炎: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环境因素在本病发生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异位性皮炎:
该病原因之一遗传性过敏素质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员对某些体内外物质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
3,神经性皮炎病因: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主要以搔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
4,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脱水可能是使正常或已有病变的皮肤产生炎症的主要原因.
5,接触性皮炎
急性或慢性炎症,常单发或不对称,由某些物质接触皮肤引发的毒性(刺激性)或过敏反应.
指导意见:
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症状,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还应注意少吃甜食,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
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
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除上述之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C,B1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