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天
脑袋左右能动算不算是斜颈?(睡在床上左右都看,但是抱起来就朝左看的时间长一些)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帮忙解决一下
病情分析:
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多数学者认为,斜颈与损伤有关,如臀位产和胎位不正,颈部胸锁乳突肌受压,血管受压缺血,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动脉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发育不良,或肌肉出现水肿,炎症使肌细胞退化,产生纤维变性,最终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造成挛缩.斜颈患儿常并发畸形足,髋关节脱位等,故有先天性因素说法.斜颈如不及时治疗,随年岁增长,则畸形更明显.
诊断斜颈,一般多无困难,生后发现颈部一侧有梭状肿物,其方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数月后首先发现头面部畸形,颈部有紧张萦条.
对斜颈患儿,在出生后两周即可开始被动牵拉矫正,即将患儿的头倾向健侧使健侧耳垂向肩部靠近,进行与畸形相反的方向运动.手法要轻柔,对肿物同时进行按摩,每次牵拉15—20次,一日4-6次.在日常生活中喂奶,睡眠的枕垫以及用玩具吸引病儿注意力,都可纠正姿态,有条件的可作理疗.
一岁以上的病儿则需手术治疗,切断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同时切断该肌肉的下1/2管.术后仍要继续矫正及保持头颈部正常姿势,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编辑本段]斜颈的临床表现
指导意见:
1,斜颈畸形
婴儿出生后其母亲可发现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2~3周后斜颈畸形更加明显,将头转向健侧明显受限.症状较轻者应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此症状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日益加重.
2,颈部肿块
一般在出生后或出生后2周内可触及颈部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以发生于右侧者多见此肿块呈梭形,无压痛.一般在1~2个月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此类患儿中有一部分可发生肿块不消失并产生肌肉纤维化和挛缩引起斜颈畸形.
3,颜面部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除上述主要表现外,本症尚可合并先天性髋臼脱位及颈椎其他畸形
以上是斜颈的有关资料,你可以看看.
病情分析:
你好,应该是正常的.
指导意见:
根据你的描述,像这种情况并不能诊断孩子就是斜颈,有一定指的家长注意的就是,孩子喜欢向明亮的地方注视,家长可以观察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如果是的话,那就应该没有什麽问题
先天斜颈一般颈部有与正常不一样的条索装硬结节.发现早的话中医按摩是一个解决方法,如发现较晚则建议手术,如更晚则面部发育受影响.建议去正规医院确诊.
以上是对“天脑袋左右能动算不算是斜颈?(睡在床上左右都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先天性肌性斜颈,在生后头2周内在颈部可摸到圆形或椭圆形较硬的肿块.1~2个月肿块可发展到枣核大小.此后2~3月内便逐渐变小或消失.右侧比左侧要常见.其次注意观察小儿头部姿式,患儿头部常固定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头总偏向有肿块的一侧,面部朝向无肿块的一侧.
指导意见: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重视姿势矫正对斜颈的孩子应采取正确的姿势纠正.哺乳时,孩子取患侧卧位母亲坐位横抱孩子时要让病侧向上,通过抬头,训练颈部的肌肉.
病情分析:
从你说的情况看并没有病的反应,宝宝太小不能沟通,你抱着她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局限,放下了就没事.这些都是正常的
指导意见:
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
发育指标 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 ,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温馨提示: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