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血压低,头晕!经常有想呕吐的现象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看过很多医院!都说是营养不良!可现在的人那么缺少营养咯!就是吸收不了营养~医生也没办法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怎么才能够治疗好血压低?
一般认为成年人肱动脉血压低于 12/8 千帕则为低血压.
低血压有急慢性之分:
1,急性低血压是血压由正常水平或较高的水平突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类临床综合征.
2,慢性低血压又分为体质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两种,前者常见于体质弱者,女性较多,并有家庭遗传倾向,多半没有自觉症状,其低血压只在体检中偶然发现,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些患者有头晕,头痛甚至晕厥,心悸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通常是因某些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后者是从平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其典型症状是直立时血压下降,有衰弱感,但无汗,发病机理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小动脉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由此可见,贫血和低血压在临床上是无任何因果关系的两大类不同的疾病.
饮食调理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 12~15 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食疗方法
1,乌骨鸡 1 只(约重 1500 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在鸡腹肚中放入当归头 60 克,黄芪 50 克,红糖 150 克,米酒 50 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2,红枣 15 枚去核,粟子 150 克,洗?1 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3,鲫鱼 1 条,糯米 60 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 2 次,连服两月.
4,嫩母鸡 1 只,黄芪 30 克,新鲜天麻 100 克(干品 15 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入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 15 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 2 克,即可食用.
5,红枣 20 克,沙参 15 克,生熟地各 10 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 3 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 15 天.
一般认为成年人肱动脉血压低于 12/8 千帕则为低血压.
低血压有急慢性之分:
1,急性低血压是血压由正常水平或较高的水平突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类临床综合征.
2,慢性低血压又分为体质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两种,前者常见于体质弱者,女性较多,并有家庭遗传倾向,多半没有自觉症状,其低血压只在体检中偶然发现,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些患者有头晕,头痛甚至晕厥,心悸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通常是因某些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后者是从平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其典型症状是直立时血压下降,有衰弱感,但无汗,发病机理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小动脉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由此可见,贫血和低血压在临床上是无任何因果关系的两大类不同的疾病.
饮食调理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 12~15 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食疗方法
1,乌骨鸡 1 只(约重 1500 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在鸡腹肚中放入当归头 60 克,黄芪 50 克,红糖 150 克,米酒 50 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2,红枣 15 枚去核,粟子 150 克,洗?1 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3,鲫鱼 1 条,糯米 60 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 2 次,连服两月.
4,嫩母鸡 1 只,黄芪 30 克,新鲜天麻 100 克(干品 15 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入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 15 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 2 克,即可食用.
5,红枣 20 克,沙参 15 克,生熟地各 10 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 3 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 15 天.
预防血栓宜多吃大蒜
据研究,大蒜,洋葱,胡葱等具有使血液流畅,不易出现血栓的作用.血栓是因血小板凝聚而发生的.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内的血小板凝聚因子(TXA2)和阻碍血小板凝聚的生理活性物质(PG12)绝妙地保持着平衡.但是,一旦到了老年期,就会失去这种平衡,PG12的生成受到抑制,从而容易发生血栓.研究人员调查了葱类蔬菜抑制血小板凝聚的能力,从作用特强的大蒜中又发现了三种新物质;从洋葱中也发现了多种活性物质,其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消炎剂消炎痛和阿斯匹林还具有更强的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这种活性物质就是我们在切大蒜,洋葱时散发出的那种刺人眼鼻的物质.此外,菠菜,菜椒,番茄和甜瓜等蔬菜瓜果和一些调味品中,也含有这种活性物质.
营养产品调理建议:
■3 倍用量: B族维生素 蜂王浆
■2 倍用量:维生素C 螺旋藻片
■1 倍用量: 复合维生素 铁质叶酸片 蛋白质粉
蛋白质粉: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恢复血管壁的弹性.
维生素C:促进机体内铁质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叶酸利用.
螺旋藻:含有极为丰富的铁质和叶绿素,对调节血压效果显著.
B 族维生素:制造血液所必须的营养素,尤其是叶酸和B 12 .
复合维生素:为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素,所含的铁是富马酸亚铁,含铁量和吸收率高,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蜂王浆:双向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
铁质叶酸片: 制造血红素和肌红素的主要物质.刺激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合成,预防和治疗因缺铁而引起的贫血性低血压. 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 .
以上是对“血压低吃啥水果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
鉴于您的表述,我们建议您:
桂圆,莲子,桑葚,大枣,这些都是养心益血的补品水果.
只要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取,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祝您早日健康
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主要治疗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近年来推出α受体激动剂管通(主要成分为盐酸米多君),具有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可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滞,并能收缩动脉血管,达到提高血压,加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改善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乏力,易疲劳等症状.其他药物还有: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双氢麦角氨,氟氢可的松等,中药治疗(生脉饮)等效果和负作用有待进一步考察.
温馨提示:
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及胃肠疾患,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