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发生于中小乳臂的乳头状瘤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
指导意见:
治疗以手术为主,对单发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术前需正确定位,用指压确定溢液的乳管口,插入钝头细针,也可注射美蓝,沿针头或美蓝显色部位作放射状切口,切除试乳管及周围的乳腺组织.并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年龄较大,乳管上皮增生活跃或渐变者,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乳管内乳头状瘤一般认为属良性,但恶变率为6%一8%,尤其对起源于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应警惕其恶变的可能.
病情分析:
乳头有白色分泌物
最好是做手术
指导意见:
请针对提问者想得到的帮助,提供合理化指导意见,答非所问,敷衍式的回复,不计入工作成绩!
以上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患者年龄:40
患者性别:女
全部症状:乳头有白色分泌物
发病时间及原因:1年
指导意见:
.2.7推荐辅助检查方案
一般基层单位,乳腺导管X线碘油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定位有较高的价值,是目前最常用,较经济的诊断方法.
如不具备乳腺X线诊断设备,但见乳头溢液从单一乳管溢出,亦可作为手术指征,术前经溢血乳管口注入美蓝染色定位是简便有效的方法.
乳腺导管内窥镜检可以对乳管内乳头状病变作出明确诊断和定位,是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有效方法,但操作较为复杂,费用较高.
术后切除组识均必需行病理学检查.
2.3诊断标准或参考标准
2.3.1 诊断依据
2.3.1.1病人主诉乳头间歇溢出血性或棕褐色浆液性液体.
2.3.1.2在乳房内可触及小肿块,可因挤压液体排出,肿块缩小或消失.
2.3.1.3体检可在乳晕内扪及直径1cm左右的结节样肿块,伴有压痛;沿乳管走行方向,自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压,按顺时针走行逐一按压,可在相应的乳头输乳孔处,见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
2.3.1.4本病多见于35~50岁妇女.
2.3.1.5乳腺导管X线碘油造影,乳管内窥镜检查,B超等检查有助诊断及定位.
2.3.1.6组织学病理诊断是最重要的依据.
病情分析: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肿瘤,多以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发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经产妇多见,尤多发于40-50岁妇女
指导意见:
本病恶变率达5-10%,被称之为癌前病变,临床上应予足够重视,必要时要对肿块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病情分析:
乳管内乳头状瘤临床特点是乳头血性溢液,通常为鲜红色,不易扪及肿块.病史述及多在偶然中发现内衣血迹而就医;如在乳晕区内扪到数毫米大小,质软,可被推动的肿块,轻按可从乳头排出血性溢液,则诊断多可确定.患乳一般无疼痛,偶可因肿瘤阻塞乳管而出现疼痛,一旦积血排出,疼痛可消失,这种情况可反复出现.
指导意见:
通常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故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先循乳头溢血口插入细探针,尔后沿探针切开乳管,寻找肿瘤,予以切除;或可经探针注入少许美兰注射液,然后依染色所示的乳管分布范围和方向,作腺体的楔形切除,切除病变乳管及其周围组织;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行患乳单纯切除.切除标本应送病理检查,如见有恶变应按乳癌处理.
以上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一般认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溢液可为血性,亦可为浆液血性或浆液性;而乳头状癌的溢液则以血性者为多见,且多为单侧单孔.乳头状瘤的肿块多位于乳晕区,质地较软,肿块一般不大于1cm,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而乳头状癌的肿块多位于乳晕区以外,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粘连,肿块一般大于1cm,同侧腋窝可见肿大的淋巴结.
指导意见:
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突然中断,断端呈光滑杯口状,近侧导管显示明显扩张,有时为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导管柔软,光整者,多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若断端不整齐,近侧导管轻度扩张,扭曲,排列紊乱,充盈缺损或完全性阻塞,导管失去自然柔软度而变得僵硬等,则多为导管内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状癌可找到癌细胞.最终确立诊断则以病理诊断为准,而且应做石蜡切片,避免因冰冻切片的局限性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生活护理:
导管扩张综合征还可见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突然中断,有规则的充盈缺损者,多为乳头状瘤;若较大导管呈明显扩张,导管粗细不均匀,失去正常规则的树枝状外形者,则多为导管扩张综合征.必要时可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组织病理检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