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宝宝后脑勺有个人字形凹陷,是否是后囟门未闭合.
出生至今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未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否是后囟门仍未闭合
病情分析:
囱门发育变化是婴儿颅音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囱门有前囱与后囱.婴儿出生时前后囱多较小,随着脑及颅骨的发育,到3—4个月时,前囱的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为1.5—2厘米,正常者约在1岁至1岁半时完全闭合,后囱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应于生后6—8周闭合.婴儿出生时前后囱多较小,随着脑及颅骨的发育,到3—4个月时,前囱的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为1.5—2厘米,正常者约在1岁至1岁半时完全闭合,后囱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应于生后6—8周闭合.
指导意见:
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2-4个月闭合.您宝宝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后囟门未闭合,另是可能长期仰睡引起宝宝骨骼的改变,引起内陷.可让医生做相应检查以明确.
病情分析:
宝宝后脑勺有个人字形凹陷,是否是后囟门未闭合.
指导意见:
婴幼儿头顶的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囟门的闭合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口,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闭合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脑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脑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和营养不良.如果囟门关闭的较早,但只要头围还在长,也不必着急.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看了看,好像问题不大,6个月以内闭合才要注意.
病情分析:
正常情况下,前囟门在出生后12~18月闭合.婴儿刚出生时,因为头颅受压迫,颅骨互相重叠,因此囟门比较小.不久,由于大脑迅速生长,颅骨缝被脑内部的压力分开,囟门也变大.同时,每块颅骨又在各自的边缘处软骨上下不断加上新骨,待新骨的增加超过脑的增大时,颅骨缝就开始接合好(约3个月),囟门也逐渐缩小.
对囟门早闭的幼儿,应该测量一下他的头围(一般出生时头围约为32~34公分,6个月时约42公分,1周岁时约46公分,2周岁约48公分).如果头围发展正常,不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家长则不必担忧.如果头围过小,则囟门早闭可能是由于脑不发育或发育太慢所造成,则可能是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等.
目前,有些家长认为囟门在6~10个月关闭,说明钙质已够,不必再补充,如果再吃钙粉,会使头围不长,脑的发育也受到限制.实际上囟门闭合不等于头围增长停止,头围增长要到13~15岁时才停止.
指导意见:
头颅骨发育: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 个月时闭合.
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极度消瘦小儿.
以上是对“关于后囟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囟门在出生时主要有两个.一个称为前囟,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出生时斜径为2.5厘米,一般在1~1.5岁时闭合;另一个称为后囟,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顶后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
指导意见:
您的宝宝超过四个月没有闭合,一般需要补钙,是否缺钙还应结合其它症状,例如是否出牙延迟,骨龄落后,体格矮小等,如果没有建议看看是否其它微量元素缺乏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