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痰多鼻涕多咳嗽
10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抗过敏治疗过现在每天生理盐水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正确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多数研究结果显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在成人中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在儿童中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第二常见的原因.Curley等的前瞻性研究揭示,鼻后滴流引起慢性咳嗽的机制是由于位于上呼吸道的咳嗽反射的传入支受到刺激.其原因包括变应性,常年非变应性,感染后,环境刺激,药物诱导性,血管运动性鼻炎和鼻窦炎.局部使用皮质激素以及采用第一代抗组胺药联合减充血剂治疗,可治疗变应性,常年非变应性,感染后,环境刺激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避免接触环境促发因素也是有效的方法.对于血管运动性鼻炎,如上述方法无效,可局部使用异丙托溴胺.如为鼻窦炎,应联合使用抗生素和口服抗组胺药+减充血制剂至少3周或抑制充血喷鼻剂5日.而非镇静性Hl受体拮抗剂仅对由组胺介导的慢性咳嗽(如变应性鼻炎)有效.需要注意的是:
指导意见:
在特异性治疗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代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和第一代抗组胺药在治疗咳嗽时并不同等有效.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以及一些非过敏性原因引起的PNDS并非由组胺介导,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很可能无效.与第二代抗组胺药不同,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除阻断组胺外还可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这种神经药理学作用可能是其镇咳的独特原因.一项在健康志愿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对辣椒素诱导的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者的咳嗽均无效,甚至会引发轻微的肺功能损伤.因此,在采用抗组胺药进行治疗时有必要对咳嗽的病因进行甄别
病情分析:
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系指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状态下,炎症部位产生的脓性分泌物经鼻腔倒流,经后鼻孔流入鼻咽部,口咽部,下咽部,这种脓性分泌物的长期慢性刺激引起上述部位的继发性炎症及相关症状,常常是导致临床上慢性咳嗽的根源之一,引起鼻后滴漏综合征的常见疾病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鼻咽炎等.
指导意见:
对疑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的患者应该基于其可能的基础疾病采取特异性治疗.由普通感冒,非变应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全年性鼻炎等引起的PNDS,首选第1代抗组胺剂(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减充血剂(盐酸伪麻黄碱).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数天至2周内产生疗效.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采用各种抗组胺药均有效果,首选无镇静作用的第2代抗组胺药,常用药物为氯雷他定或阿斯米唑等.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吸入剂量通常为丙酸倍氯米松50 μg/次/鼻孔或等同剂量的其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每天1~2次.色甘酸钠吸入对变应性鼻炎亦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应用剂量为20mg/次,每天3~4次.改善环境,避免变应原刺激是控制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措施.变应原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主要治疗为应用抗菌药物,效果欠佳或分泌物多时可采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减充血剂减轻炎症.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指南建议采用下列初治方案:应用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3周;口服第1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3周;鼻用减充血剂1周;鼻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负压引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
在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治疗中应注意,并非所有的抗组胺药有相同疗效.目前研究认为,第1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是对大部分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由非过敏性原因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并非由组胺介导,选用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很可能无效.
以上是对“鼻后流综合症”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