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治疗措施】
(一)内科治疗
对于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意见,大多取决于治疗者的个人经验.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病人,高龄病人;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
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方法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在本世纪70年代始将其称为心包开窗.然而,心包开窗的治疗机制,只是近数年才得以明悉.研究表明,在持续充分引流的基础上,心外膜与心包之间出现纤维粘连,心包腔消失,是心包开窗具有长期疗效的原因.
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技术:切口起自胸骨下端并向下延伸,共长约6~8cm.正中切开腹白线上段,显露并切除剑突.钝性分离胸骨后壁与心包前壁之间的疏松组织.以外牵开器显露上腹部切口,以一直角拉钩拉起胸骨下端.切开心包前壁,吸除心包内液.将心包切除约3cm×3cm,完成心包开窗.经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放置心包引流管.缝合切口.心包引流管留置4~5d.
2.经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 本方法引流完全,复发率低.由于切除了较多心包,减少了产生心包积液和产生心包缩窄的根源,因此手术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损伤较大,可能出现肺部及切口并发症.
心包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手术操作:可经胸骨正中切口,亦可经做左前或右侧开胸.
⑴部分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处,下方近膈肌;左右向两侧切除达两侧膈神经前方1cm.
⑵全部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处,下方至膈心包的中点;右侧切除至右膈神经前方1cm,左侧切除至左肺静脉,注意保留左膈神经勿受损.
心包切除后引流管经胸腔引出,术后保留4~5d.
3.使用胸腔镜(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 可在较大的范围切除心包,损伤甚小,引流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麻醉较复杂.
应用胸腔镜行心包切除的要点:病人全麻,气管内双腔管插管,右侧卧位,右侧肺通气,左侧胸膜腔开放,左肺萎陷.首先经第七肋间穿入10mm套管针以扩张肋间径路放入胸腔镜摄像机.行胸腔内探查.然后沿腋前线经第六肋间放入钳夹器,经第五肋间放入剪切器.在手术中可应用约8cm水柱持续正压的二氧化碳吹入以使肺萎陷并保持之,以利于显露心包.辨认膈神经,在其前,后方各作切口,切除心包共约8~10cm2.注意勿伤及左心耳.钳夹出切除之心包片.在心包切除处放置引流管经肋间引出,术后保留2~3d.
手术效果
评判手术效果的标准包括:①是否出现有症状的复发性心包积液;②是否出现心包缩窄;③是否出现再次心包手术的指征.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的病人经外科治疗后,症状缓解,心包积液大多消失.
目前认为,上述几种心包切除的范围有明显区别.但在手术的近期效果上未发现有明显区别.如果综合考虑到手术的效果和损伤则胸腔镜手术优于剑突下引流.对于不同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病人的整体状况和外科医师的经验与习惯.在远期效果,剑突下心包引流的复发率略高于经胸手术;而胸腔镜手术的结果还有待观察.
这类病用中医可以调好,时间较长,但应找当地省级专家治疗,不能相信一般的医生.我亲戚患类似的病在辽宁省中医研究院的专家给治好的,得喝汤药,
病情分析: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指导意见:
(一)内科治疗
对于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意见,大多取决于治疗者的个人经验.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