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耳朵流黄色的液体,诊断是中耳炎,已经11月10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治疗彻底的原因,2010年的1月10号又得了中耳炎,到现在都没有好,在滴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医生,请问您我该怎么办?谢谢!
病情分析:
你好 对于中耳炎来说 最好一次性治疗好 否则总是反复就成慢性了 更加难治疗了
指导意见:
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病情分析:
您好,您说的这种情况,目前在网上为您做初步分析:中耳炎不能彻底治愈的原因,一是,用药治疗没有对症,二是,很可能是治疗没有巩固也是不能彻底治疗的!
指导意见:
首先是要弄清是属于哪一种中耳炎?可以用有效的抗菌素生素进行系统治疗,最好是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建议用药方面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遵医嘱为好!成药自疗法:(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病情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的性质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能及时与恰当地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本病以冬春季多见.
指导意见:
外耳道及中耳内如果有较多的脓汁存留,滴什么药物都难以有效.因此清除脓液是治疗的关键,可用棉签仔细的擦拭,或用吸引器吸出.洗:如脓汁粘稠,不容易擦出时,可用3%双氧水清洗,然后再用吸引器吸出或用棉棒擦拭.点:局部滴入敏感药物.栓:将棉栓放置在穿孔孔部.
以上是对“第二次发作的中耳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中耳炎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
指导意见: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温馨提示:
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