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中医里说提高精气神能清楚和抑制血液里的病菌,那么精气神指什么?怎样提高?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中医里说提高精气神能清楚和抑制血液里的病菌,那么精气神指什么?怎样提高?
病情分析: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人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指导意见:
什么是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免于发生疾病.因此阴精充盛不仅生长发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强.精的来源,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人的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说.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即《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自气血”.故注意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才是保证后天养先天的重要手段.《干金方》就说过:“饮食当令节俭,若贪昧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这样反不利于健康.怎样才算“饮食有方”呢?归纳前人经验,不外乎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合理的食补和药补对于身体的保养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气?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有两个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气的宝贵遗产.
什么是神?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