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血压90—120左右,餐后血糖8左右,空腹血糖7,精神不太好,喜欢睡觉,人反应比较迟钝,有睡觉心急的现象,吃的较多(原先劳动量大),体重变化倒不是太大,另外大腿有麻木的感觉
高血压有五六年了,在去年治疗高血压的时候发现有糖尿病,可能是饮食单一吧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网上回复也可以,
病情分析:
您好,您这主要是由于伙食太好造成的,,中医叫富贵病,这主要是由于体内痰湿太重引起的.
指导意见:
您可以适当吃点中药调理
黄精四草汤配合天麻钩藤饮合方 吃一周看看.
首先谢谢你!我感觉吃的不是太好,是单一,水果吃的比较少,中午吃一顿酸饭,晚上一顿甜饭,不过我同意你的说法,调理是比较重要的,你所说黄精四草汤配合天麻钩藤饮合方一般能找到吗?
这样吧,我给您开个药方,您试试.黄精15g 豨莶草30g 夏枯草30g 车前草15g 益母草15g 车前子15g(布包)石决明30g(先煎)牡蛎30g(先煎)鬼箭羽30g 荔枝核30g 黄芪30g 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3片 大枣3枚3付 每付熬四杯 喝两天 每天早晚各一杯 共喝六天,您先试试.
病情分析:
你好!在血糖,血脂和血压都高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饮食.并不是不吃什麽就健康的.首先,空腹血糖超过7.0就可以视为糖尿病,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吃些鱼,虾等优质蛋白质,但切勿喝啤酒,海鲜的嘌呤含量过高,再饮啤酒会诱发痛风.同时喝酒会使血压暂时性的降低,但过后血管会急剧收缩,使血压更高.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每日食盐的摄入,切勿饮酒.对於三高的患者来说,在保证每日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还要多食蔬菜的碱性食物,每天一个或每隔一天吃一个鸡蛋.运动可以减肥,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和热量,有助於减轻糖尿的症状
指导意见:
用饮食疗法降三高,喝绞股蓝或者是六味黄酮茶,在加上平时的食疗就可以了.方法如下:常食药粥:①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②芹菜粥:连根芹菜9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③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④荷叶粥:用鲜荷叶一张煎汤代水,同粳米100g煮粥经常食用.⑤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为粥,作为早餐食用.药膳验方:常吃药膳对防治高血压也有较好的效果.①炖海参:水发海参30g,加水适量,文火炖烂,加入适量冰糖融化后食有.②炖木耳:白木耳或黑木耳10g,水发后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烧烂后加适量冰糖每晚服用.③醋泡花生米:选带红衣花生米250g,加米醋适量,浸泡5~7天,每日食3次,每次10~20粒.④天麻炖鸡蛋:天麻9g,煎1小时后,弃渣,加鸡蛋2枚同煮,熟后服食.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血糖高,血压高,现在有大腿麻木等症状
指导意见:
你的情况需要降血压,降血糖等治疗,降血糖用药有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饮食方面少食油腻食物和动物内脏,增强锻炼,多打打太极拳,祝身体健康!
以上是对“三高症状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
糖尿病和高血压之类的症状属于三高症.
“三高症”指的是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以单独存在,互相之间也紧密关联.举例来说,糖尿病人就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和/或高脂血症,反之亦然.1988年,美国人Reaven根据这些代谢异常互相并存的情况,统一将其命名为“X综合征”(又称高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升高和肥胖等.这些疾病在早期可以毫无症状,也无异常感觉,而到了晚期却可日趋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指导意见:
就高血糖而言,具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患者已经不多见了,据统计,大约有一半左右的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多数是在体检时被发现或是产生肾脏,眼睛,周围神经等并发症时才被查出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空腹血糖并不高,而其餐后血糖却已超过了11.1mmol/L,如果仅仅是空腹抽血体检的话,往往容易漏诊.患了糖尿病而得不到及时诊治的话,常会贻误病情,以致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正常人的血压每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早晨稍高,晚上稍低.若长期超负荷工作或情绪波动时,会使人常处于神经兴奋(通常是交感神经)状态,致使心率加快,周围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当血压一直保持在高水平时,就称高血压病.血压水平如不能得到控制的话,就会常感到头晕,乏力,严重者累及心,肾,甚或引起卒中,有性命之虞.
高脂血症本身可以毫无感觉,但是血清可以很浑浊,甚至状如乳白色奶油一样.但即使这样,也不一定有不适之感.当长期血脂过高,大量脂质沉积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最终引起血管硬化,发生冠心病或脑中风时,才会有明显症状.而如果高脂血症病人伴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时,则会加速血管硬化的进程,缩短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对“三高症”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防治“三高症”的办法是:
1.及早发现,及早诊断.一般来说30岁以上白领工作者应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40岁以上要定期检测血糖.
2.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每天一定量的有氧运动有益于健康.如慢跑,游泳20~30分钟.一旦有了“三高症”的迹象,则应进行饮食控制,尤其是要限制糖,盐及脂肪的摄入.多进食含纤维高的新鲜蔬菜.
3.减肥.肥胖是“三高症”及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减肥能减少患上述疾病的危险,促进血压下降并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状态.减肥主要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边看电视边吃瓜子等来达到理想体重目标.
4.戒烟节酒.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于“三高症”患者来说,更有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周围血管收缩,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酒精则是高热卡物质,每克酒精含7大卡能量,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高热卡摄入,不利于“三高症”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感谢你能我回答我的问题,我再问三个问题,1.就现在而言,我爸的症状严重吗?2.现在,你说的几点,基本上都做到了,有没有食疗的办法?或需要再注意什么?3.有没有比较好的药物,可以推荐几种
病情分析:
全部症状:血压90—120左右,餐后血糖8左右,空腹血糖7,精神不太好,喜欢睡觉,人反应比较迟钝,有睡觉心急的现象,吃的较多(原先劳动量大),体重变化倒不是太大,另外大腿有麻木的感觉
指导意见:
你好;
用饮食疗法降三高
喝绞股蓝或者是六味黄酮茶,在加上平时的食疗就可以了
方法如下:
常食药粥:
①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②芹菜粥:连根芹菜9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③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
④荷叶粥:用鲜荷叶一张煎汤代水,同粳米100g煮粥经常食用.
⑤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为粥,作为早餐食用.
药膳验方:
常吃药膳对防治高血压也有较好的效果.
①炖海参:水发海参30g,加水适量,文火炖烂,加入适量冰糖融化后食有.
②炖木耳:白木耳或黑木耳10g,水发后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烧烂后加适量冰糖每晚服用.
③醋泡花生米:选带红衣花生米250g,加米醋适量,浸泡5~7天,每日食3次,每次10~20粒.
④天麻炖鸡蛋:天麻9g,煎1小时后,弃渣,加鸡蛋2枚同煮,熟后服食.
降血压餐单:蔬果奶类当主角
(2001-11-15)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布了一项血压与饮食研究结果,459位高血压患者被分配到三个组别,进行三种饮食方式,然后比较评估这三种饮食对血压的影响.
大量蔬果配合适量奶类食品,有助预防高血压.
第一组:典型美式饮食,蔬菜水果分量不多,肉类为主;
第二组:含丰富蔬菜水果;
第三组:除丰富蔬果以外,亦有充足的奶类食品.
结果显示,两组含丰富蔬果组别都有降血压的效果,其中蔬果加奶类的级别,降血压效果最佳.第三组别的餐单是现时备受医学界肯定的最新降血压饮食方法,名为DASH降血压餐单(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特色是含丰富蔬果,肉类较少;营养角度上,含低脂肪,低胆固醇,高钙质,钾质和镁质.每天应吃四份水果(一份相等于一个小型水果如橙,苹果等),或半份大型水果(如香蕉,大梨等).蔬菜每日亦应有300克.
饮奶每天二至三杯
DASH降血压餐单的特色是每天要进食2至3份奶类,而一份奶类相等于一杯奶,一杯酸乳酪或一片芝士.
有些人很少吃奶类,因喝牛奶后有肠胃不适的征状,即是“乳糖不耐症”.
降血压餐单
早餐:
早餐葡萄麦片1碗,脱脂奶1杯,香蕉1只.
午餐:
水饺汤面线1碗,蔬菜(走油,走蚝油)1碟,苹果1个.
下午茶:
低脂酸乳酪1杯+鲜果.
晚餐:
饭1碗,粉丝杂菜煲1碗,番茄菠萝炒鸡肉(肉75克),橙1个.
以上餐单分量按热能1500卡路里设计,是一人分量.个人热能需要应该按不同性别,年龄与运动量计算,在制订个人餐单分量前,请咨询营养师.
“乳糖不耐症”的成因是肠胃长时间没有接触奶类食品内的乳糖,引致身体不再制造消化乳糖的乳糖.这类人士可先尝试酸乳酪,因肠胃一般较易接受;饮奶的话,开始时可先饮用小半杯,让身体开始重新制造乳糖.肠胃适应后可先尝试每日进食一份奶类来摄取钙质,不但对血压有好处,亦增进骨骼健康.
最重要的是,DASH降血压餐单是一份低脂肪餐单,所有奶类均选低脂或脱脂奶类,而瘦肉或鱼类分量亦不宜过多,以免摄取过量的脂肪和蛋白质.
增加奶类食品方法:
1. 吃面包时加片低脂芝士.
2. 用鲜果混合低脂酸乳酪当小食.
3. 自制奶茶或咖啡时,多加脱脂奶粉.
4. 用低脂奶制作牛奶布丁.
5. 用低脂果味酸乳酪做沙律酱.
6. 糖水不加椰汁,改加低脂奶.
7. 把水果加脱脂奶搅拌成鲜果奶.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