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这个疾病的话,还是有非常有特征的症状的,
指导意见:
本病特点是受累肠段远端肌间神经细胞缺如,使肠管产生痉挛性收缩,变窄,丧失蠕动能力.近端肠段扩张,继发性代偿扩张肥厚.发病率为2000~5000个新生儿中有1例,仅次于直肠肛门畸形,在新生儿胃肠道畸形中居第2位.据上海地区(1966~1975)资料,消化道畸形的发生率占先天性畸形的24.67%.而本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4位.据Passarge等报道414例,男女之比为5~10:1.并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有关资料表明本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近20年来,由于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免疫组化等研究手段的进展.人们在先天性巨结肠病理,生理组织学,胚胎发育,遗传诊断治疗均有很大的进展.临床症状,1.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 患儿因病变肠管长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痉挛段越长,出现便秘症状越早越严重.多于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内出现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呕吐腹胀不排便.痉挛段不太长者,经直肠指检或温盐水灌肠后可排出大量胎粪及气体而症状缓解.痉挛段不太长者,梗阻症状多不易缓解,有时需急症手术治疗.肠梗阻症状缓解后仍有便秘和腹胀,须经常扩肛灌肠方能排便,严重者发展为不灌肠不排便,腹胀逐渐加重.
2.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了营养的吸收.粪便淤积使结肠肥厚扩张,腹部可出现宽大肠型,有时可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袢及粪石.
3.巨结肠伴发小肠结肠炎 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新生儿时期.其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长期远前几天梗阻,近端结肠继发肥厚扩张,肠壁循环不良是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一些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过敏性变态反应体质而产生了小肠结肠炎.也有人认为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但大便培养多无致病菌生长.结肠为主要受累部位,粘膜水肿,溃疡,局限性坏死,炎症侵犯肌层后可表现浆膜充血水肿增厚腹腔内有渗出,形成渗出性腹膜炎.患儿全身发问突然恶化,腹胀严重,呕吐有时腹泻,由于腹泻及扩大肠管内大量肠液积存,产生脱水酸中毒高烧,肪快,血压下降,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生活护理:
这个病的治疗的话,您还是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您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的,
病情分析:
您好,这种情况应该属于获得性巨结肠.
指导意见:
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严重的便秘,
饮食调节:结肠的功能主要依赖于产生足够量的剩余物(即粪便)刺激而产生便意.现普遍认为食物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能使食物通过整个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所以应指导患者扩大饮食范围,增加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阻止患者对泻药的依赖,并鼓励患者适当地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如腿抬高锻炼以增加腹肌,膈肌,肛提肌的肌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