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天气冷时和起雾时就会吐清痰,一直吐,一般在早上8~10点和凌晨0~3点.吃油腻了,清淡了也很难受.喝中药有所缓解,但不能痊愈.并且脾胃虚弱,有轻微肠炎,轻微便秘.
冬天和夏天,至今断断续续持续三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医生判断为肺虚,肺热,虚火上升
喝中药,中药处方大概如下:
云苓30g,桂枝10g,白术15g,干姜5g,细辛5g,五味5g,熟半夏12g,陈皮12g,苏子8g,白芥子8g,桔梗8g,杏仁12g,柴胡10g,山楂12g
还有三味药不清楚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判断一下病情和病因,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或处方及平时的注意事项等,谢谢!
不咳嗽,无其他症状
恩 谢谢医生们的回答~隐藏了,我是女性,50岁.身体就是不好,年轻时也经常感冒,只要换季就会感冒.
根据你的情况最好用中医辨证进行全身调理,但首先要说明的是,用中医中药一定要用中医理论,按中医四诊法,根据你的症状,舌苔,脉象等四诊合参进行辨证,然后对证用药,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根据你的描述,应该是脾虚而痰饮内停.天气冷时和起雾时就会吐清痰,一直吐,因脾为生痰之源,脾虚而无力运化水湿则聚湿生寒痰,并感寒受凉而发,并多吐清痰,且痰多而吐个不停.脾胃相表里,脾虚而脾胃不和则可出现肠胃疾病.脾虚而无运化水谷之精微而体虚,体虚则易外感,所以你只要换季就会感冒 .对此在急性发作期可内服以健脾利湿化痰为主的中药或中成药,如出自医圣张仲景的小青龙汤.缓解期或无症状期可内服温阳散寒除湿的中成药,如桂附地黄丸以补虚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平时要避风寒保暖,在饮食方面可以有意识的多吃点山药,大枣,生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还可服食薏苡仁粥以健脾利湿和胃.
根据你的症状分析只支持脾虚痰阻之证,而不支持肺虚,肺热,虚火上升之证.并且你所开的方子也是健脾燥湿理气为主要作用的.所以你应该没有热症或虚火之征,而是脾虚寒痰之征倒很明显.
最后要说明的是所开方子虽然有健脾利湿之功,但不如医圣张仲景的小青龙汤治痰湿效佳.
病情分析:
你好!
天气冷时和起雾时就会吐清痰,一直吐,一般在早上8-10点和凌晨0-3点.吃油腻了,清淡了也很难受.喝中药有所缓解,但不能痊愈.并且脾胃虚弱,有轻微肠炎,轻微便秘.
中医辩证:脾胃虚寒,痰饮停肺
类似西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
云苓30g,桂枝10g,白术15g,干姜5g,细辛5g,五味5g,熟半夏12g,陈皮12g,苏子8g,白芥子8g,桔梗8g,杏仁12g,柴胡10g,山楂12g
上方为金匮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成,具有温肺化饮,袪痰之功.服本方有效,支持前面的中医辩证.
指导意见:
建议:1,加强煅炼,增强体质.
2,戒烟,避免受凉.避免烟雾刺激.
3,在当地中医指导下在上方中根据病情适当加入健脾胃,暖肾纳气之药.如淮山,党参,蛤蚧,紫河车等.
根据你描述的症状和体征来看,你主要就是肺阳虚的表现,肺阳虚之后,肺的主呼收功能就会变差,所以在自然界阳气最弱的时间,就会出现吐清痰的症状,所以治疗的话要补益肺阳为主。
以上是对“上呼吸道疾病请大家出谋划策谢谢”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我觉得是慢性咽炎,还有您多大岁数?
指导意见:
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您这个需要通过中医治疗,然后长期服药,建议服药三月以上,然后,加强运动,吃点维生素,跟进营养,增强抵抗力..
生活护理:
然后预防感冒,这个病可以减少复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祝您健康,幸福,快乐
病情分析:
天气冷时和起雾时就会吐清痰,一直吐,一般在早上8~10点和凌晨0~3点.此症状为过敏和肺气虚感受风寒所至.
指导意见:
云苓30g,桂枝10g,白术15g,干姜5g,细辛5g,熟半夏12g,陈皮12g,苏子8g,白芥子8g,桔梗8g,杏仁12g,柴胡10g,神曲15g,大力子10,荆芥10,防风10,麦冬15g,黄芩10g,甘草10g
生活护理:
平时注意保暧,加强护肺,多吃益肺的食物,也可以咨询一下营养师,
指导意见:
你好!天气冷时和起雾时就会吐清痰,一直吐,一般在早上810点和凌晨03点.吃油腻了,清淡了也很难受.喝中药有所缓解,但不能痊愈.并且脾胃虚弱,有轻微肠炎,轻微便秘.中医辩证脾胃虚寒,痰饮停肺类似西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
以上是对“上呼吸道疾病请大家出谋划策谢谢”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所说的病症:天气冷时和起雾时就会吐清痰,脾胃虚弱,有轻微肠炎,轻微便秘.
指导意见:
你说的药物主要是治疗肺虚,肺热,虚火上升.对于你的脾胃的问题,肠炎的问题是没有治疗的作用的.这样的方子是清肺,化痰降气的,可以适当的加上健脾,实肠的药物比较好的
病情分析:
这个方子还是不错的,你可以试试看.
指导意见:
平时的话,主要还是要注意,不要着凉感冒了.你要是痰很多的话,我建议你平时可以吃点现竹沥口服液.这个对化痰还是比较好的.
病情分析:
您好,不知您是否还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呢?中医讲的“肺虚,肺热,虚火上升”其实就是虚火喉痹病,属于肺肾阴虚,是由于虚火上升,咽喉失养所致;西医上诊断就是慢性咽炎,是由于会厌部感染某种细菌尤其是咽喉部的常驻菌引起;但是由于人体解剖位置上的关系抗炎药不能有效的进入会厌部从而不能很好的根治.现将中医的治疗方法介绍给你,建议采用中医进行治疗,虽然我们科用的大部分都是西药因为能带来效益而且床位的周转率高但是个人更建议用中成药进行调养,因为中医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所以比较彻底,而西医是直接对症的,抗生素不能有效的进入会厌部所以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并不好.
指导意见:
中医治疗肺热,虚火上升就是滋养肺肾,清利咽喉;中成药方是沙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盐黄柏6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不过您用的药方给您看了一下没有问题,如果感觉治疗效果可以的话可以考虑继续使用;因为中医是从根本上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但是见效不如西医快.需要慢慢调养才行,不像西药抗生素用上几天立即见效,用中成药得慢慢调养不能急.
生活护理:
西医上就是用抗生素和祛痰这些,但是效果不如中医好,急性期感觉呼吸受限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西药抗生素尽快的环节整张,等症状缓解后建议还是用中医标本兼治.同时多喝水,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减少分泌物的产生,希望能够帮助您!
温馨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