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不到的治疗,结果肾膜破了,无法开刀,调人体蛋白,和葡萄糖等,疗效不明显还有恶化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给点治疗的建议和中药的配方!!开点药
80岁的肾癌晚期,我觉得不要让他太受罪就行了,听你的描述,可能已经不必再吃什么中药了,只要对症处理,痛就止痛,拉不出就插管,饿就吃点,我的回答可能有点让你扫兴,谢谢!
病情分析:
①手术.根治性肾切除为早期,局限性肾癌的主要方法,I,Ⅱ期肾癌术后存活率>60%;对孤立肾肾癌和双肾肾癌或低期肿瘤较小者可采取肾部分切除术.
②放,化疗对于肾癌均不敏感,5.FU及其代谢产物有10%~20%的疗效.
③生物调节剂IFN,IL一2小剂量联合,用于晚期,转移性肾癌的姑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细胞因子(LAK)及激素类如醋酸甲地孕酮,氟硝丁酰氨/或雌激素可作为辅助治疗.
本病属中医的“肾积”,“溺血”等范畴.病因病机为素体内虚,过度劳累,年老体弱而致肾气亏损,水湿不化,湿毒内生,结于腰腑;或外感六淫,寒湿内蕴,化热蓄毒,气滞血瘀,阻结水道,致成本病.日久由肾及脾,脾肾两虚,正气衰微,病位在肾,牵及心脾.病性多表现为虚实相夹,早期以实为主,中晚期正虚而邪实,根治术后为正虚邪未尽.
治疗上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用于各期肾癌治疗,配合手术,放化疗,可以增效减毒,防复发,转移;对晚期肾癌,中药扶正祛邪,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本病临床概括为湿热蕴结,瘀血内阻,脾肾两虚,阴虚血热,阴血不足等证型.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健脾益肾,解毒祛瘀,滋阴凉血,气血双补.
指导意见:
中草药热疗=体外热疗+中药外敷+中药内服+中药茶饮
1. 热疗装备的配置:
1)前期治疗一般应选用远红外热疗服,以加大体表受热面积,更快,更均匀的提升全身体温和病灶温度,加速疗效;
2)部分轻度患者或重症患者经前期治疗,病情明显改善并得到良好控制后,或在康复维护期的患者,可选用远红外短库;
3)配置中草药短库和外敷中药袋
2. 外敷中药方剂:
吴茱萸50克,小茴香100克,干姜50克,丁香50克,肉桂50克,黄芪50克,附子50克,补骨脂50克,樟脑10克,赤茯苓50克,甘草50克,桂枝50克等;
上药研末,分次使用,每次剂量因人而异.
本方剂为基础方剂,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并配合口服方剂和茶饮,辨证加减,或添加保密成分,才能立见奇效.
3. 口服中药方剂:
丹参10克,片姜黄10克,虫草100克,黄芪50克,肉桂50克,党参50克,补骨脂50克,熟地50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肉苁蓉50克,茯苓50克,甘草10克;
上药制成散剂或丸剂,一日3次,中药茶饮送服,服用剂量因人而异.
本方剂为基础方剂,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并与外敷方剂和茶饮配合,辨证加减,或添加保密成分,方能疗效显著.
4.中药茶饮方剂:
山芋肉100克,枸杞100克,黄芪200克,干姜50克,大枣50克,当归100克,熟地100克,陈皮100克,甘草50克;
上药粗粉,煎水代茶,全天饮用,每日剂量因人而异.
本方剂为基础方剂,与外敷方剂和口服方剂配合使用,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加减,或添加保密成分.
5.中草药热刺激疗法:
本方法是为加速止痛,消炎,散结等效果而设置的一种独到治疗方法.它是将特制的中草药散剂放在布袋内,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后,放置在体表病灶部位或有关的穴位上进行短时间热敷.在肾癌的治疗取穴上应侧重肾俞穴,阳池穴,支沟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关元穴,中极穴,三阴交穴,上巨虚穴,承山穴,膀胱俞穴,长强穴,腰俞穴,命门穴,气海穴,胃俞穴,胆俞穴,膈俞穴,神道穴,肺俞穴,风门穴,华盖穴,中庭穴,上脘穴,下脘穴,神阙等穴位.
特别说明:
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所用方剂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史,征候等差异,亦可能选择本院的中草药发明专利方剂,或经本院多年临床效验的其它方剂.
本法同样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等疾病
附一,中草药热敷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剂
1. 外敷中药方剂:
吴茱萸50克,小茴香100克,干姜50克,丁香50克,肉桂50克,栀子30克,黄芪50克,附子50克,补骨脂50克,樟脑50克,白术50克,赤茯苓50克,甘草100克,桂枝50克等.
2. 口服中药方剂:
丹参50克,片姜黄50克,虫草100克,黄芪50克,白术50克,肉桂50克,党参50克,补骨脂100克,熟地100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细辛30克,肉苁蓉50克,茯苓50克,甘草100克等.
3. 中药茶饮方剂:
山芋肉100克,枸杞100克,黄芪200克,干姜50克,大枣50克,当归100克,熟地100克,陈皮100克,甘草100克等.
附二,中草药热敷疗法治疗慢性肾炎方剂
慢性肾炎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临床以水肿,腰痛,发热,排尿异常,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
1. 外敷中药方剂:
舌草100克,金钱草50克,桃仁30克,红花30克,车前子30克,桂枝30克,泽泻30克,黄芪50克,防风30克,吴茱萸50克,苍术50克,厚朴3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陈皮50克,附子50克,补骨脂50克,樟脑30克,甘草100克等.
2.口服中药方剂:
熟地200克,山药100克,山芋肉100克,肉桂50克,五味子250克,太子参100克,茯苓50克,丹皮50克,枸杞100克,党参50克,虫草50克,白术50克,当归50克,甘草100克等.
3.中药茶饮方剂:
竹叶,舌草,陈皮,车前草,甘草等各等量.
使用说明:
提前2小时,按规定剂量把外敷粉剂制成中草药短库,或装入配备的中药袋内,然后用高度白酒把药袋喷潮;治疗前,把喷潮的药袋温热后,固定在中草药短库规定的位置,之后将固定有药袋的中草药短库穿在身上,紧贴体表系牢;这时,把远红外线热疗短库穿在中草药短库外面,系紧后患者可以躺在床上,盖好被子,防止热气散失;打开电源,并把温控开关置于最高位,热疗开始.
几分钟后,体表温热感逐渐明显,当热感接近自己的最大热耐受时,可逐渐调节温控开关,让热感保持在自己最大热耐受程度,以保证最佳温热疗效.
本院配套的热疗电源其手动温控调节有7或8档;配套使用的热疗服自动温度控制仪,可实现手动和自动控温两种模式.使用自动控温模式时,可根据患者
热耐受程度随意设置控温范围.如:控温范围设置在48.6℃-0.5℃时,当温度高于48.6℃时,系统自动切断加热电源,温度开始下降;当温度低于48.1℃时,系统自动接通加热电源,温度开始上升,循环往复,让温度自动保持在48.1~48.6范围内.
热疗次数和每次持续时间,一般以患者最大热耐受温度为参考,热耐受温度较高者,可每天2~3次,每次1~2小时,热耐受较低者需延长每次热疗时间至2~4小时以上.
温馨提示: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用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避免烟、酒及辛辣、油煎等刺激性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