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面部丘疹,红
一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不见好转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服啥药或涂抹啥药效果能快一些
你好,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luqus niliaris disseminatus faciei)在过去认为是一种结核疹。多见青年人,好发于颜面,皮疹常群集于眼睑、口角、鼻侧、颊部,成批出现。典型皮疹为半球形小结节,呈淡红色或褐红色,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状、质软,用玻片压诊呈果酱色。皮疹消退后留有萎缩性瘢痕。
治疗:
早期、足量、规划及联合用药的原则,以保证疗效,防止耐药,疗程至少在半年以上。
主要的治疗药物有:
异烟肼(首选药物)、异烟腙、链霉素、对氨水杨酸钠、乙胺丁醇、利福平等。
以上药物进行配伍联合,可以保证疗效,防止耐药性产生。最好选疗效好,病人易耐受的三种药物,如异烟肼(异烟腙)、利福平、乙胺丁醇,或用链霉素代替乙胺丁醇。联合治疗1~3月后改用两种药物如异烟肼(腙)加利福平或乙胺丁醇,再维持5~9个月,最后剩异烟肼(腙)单药维持,链霉素使用勿超过3 个月。
局部治疗:
外用药物:寻常狼疮和疣状皮肤结核可外用15%对氨水杨酸钠或5%异烟肼软膏。外科手术疗法:手术清除瘘管。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