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晚上3次发昏呕吐,嘴张不开,头昏说话时间长就头痛
开始到现在有3年了半年前做的手术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表皮样癌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问一下表皮样癌晚期的症状是什么
女性多与男性,发生于腮腺者居多,其次是腭部和下颌下腺,可发生于其他小唾液腺,特别是磨牙后腺。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腮腺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手术后可以复发,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血道转移更为少见。与高分化者相反,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可出现血道转移。术后易于复发。因此,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术低度恶性肿瘤,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属高度恶性肿瘤。前者较常见,后者少见。[1]
病情分析:
黏液表皮样癌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19~60 岁为发病高峰,女性较男性多见,约为1. 5 ∶1 。黏液表皮样癌在大涎腺肿瘤中占5%~10% ,其中90%发生于腮腺,其余发生于颌下腺。在小涎肿瘤中约4%~20 % ,大多见于腭腺,其次为磨牙后腺、舌腺、唇腺,颊腺[1] 。其中62%发生于腮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黏液表皮样癌的首选方法,而对不同时期手术后5年及10年存活率的影响及分析的报道较鲜见。为此,我们对我科1999 年9 月~2007 年12 月,收治的腮腺黏液表皮样癌67 例,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讨论不同时期手术后对存活率的影响,
指导意见:
临床表现
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者最多约占70%以上小涎腺者常见于腭部其他部位如磨牙后区颊部上唇下唇等部位则少有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5∶1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
腮腺肿瘤侵犯面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手术后可以复发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血到转移更为少见与高分化者相反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生长较快可有疼痛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腮腺肿瘤常累及面神经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可出现血到转移术后易于复发因此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术低度恶性肿瘤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属高度恶性肿瘤前者较常见后者少见
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高分化型占多数一般为无痛性肿块生长较慢病程较长肿瘤体积大小不一边界清楚质偏硬活动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可为囊性亦可为实性发生于腭部或磨牙后区者可见肿块在粘膜下呈淡蓝色或暗紫色粘膜光滑质地软穿刺可抽出少量血性紫黑色液体
低分化型肿瘤生长较快常伴疼痛边界不清楚呈弥散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可破溃而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烂面并有淡黄色粘稠分泌物有时可形成涎瘘发生于腮腺者累及面神经时可发生面神经瘫痪症状及面肌抽搐症状发生于腭部者可能破坏硬腭
医生询问:
术后情况怎样?
以上是对“口腔表皮样癌”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膳食清淡、慎用补虚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