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脚痒,红,就想放凉快的地方
每一天都有反映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一般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到那治疗,怎么治疗
指导意见:
对无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否采用降低血小板计数的治疗仍有争论。一般而言,很少有证据表明长期降血小板治疗能改善无症状患者的预后。对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的患者降低血小板可以改善症状已有共识。患者有指、趾微血管缺血或脑血管缺血症状时,应积极进行降血小板治疗。目标为降低巨核细胞增殖和血小板的生成。
急性有危险的出血或血栓患者可用血细胞分离仪单采血小板。此法降低血小板是短时的,其后会出现反跳,需与骨髓抑制剂协同使用。32P和烷化剂如马尔法兰、马利兰、噻替派、苯丙酸氮芥等以往使用较多,现在倾向于放弃使用,因其有致白血病的可能。
羟基脲系非烷化剂骨髓抑制剂,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开始剂量每日10~30mg/kg。因可引起快速骨髓抑制,开始7天内应检查血细胞计数并在以后监控。维持剂量需个体化,根据血细胞计数调整用药剂量。约80%患者在8周内可使血小板降至500×10/L以下,并可长期控制血小板数。
羟基脲的骨髓抑制作用较轻,可通过调整用药量避免严重的骨髓抑制。一些患者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有的患者可出现口腔黏膜溃疡。与其他化疗药物可以提高白血病的发生相似,羟基脲也有提高白血病发生的副作用。在羟基脲治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发生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很大比例呈染色体17p缺失和其他17p-综合征的特征。
Anagrelide(氯咪喹酮)对降低血小板计数非常有效,现已是一线治疗药物之一。它能通过抑制骨髓巨核细胞成熟而降低血小板。控制血小板需要的剂量一般成人约2.0~3.0mg/d,约11天可降低一半血小板计数。此药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少数患者可发生血容量轻度降低。患者服药期间血小板计数可以控制得很好,但停药后大多数患者血小板计数迅速上升。副作用有神经和消化道症状、心悸及体液潴留。
重组α-干扰素为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可抑制异常巨核细胞克隆的分化,降低巨核细胞的大小和倍增。大多数患者用干扰素治疗1个月,血小板计数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开始剂量皮下注射干扰素每日300万单位,血小板接近正常后根据个体的治疗反应和耐受性调整剂量,以后可用较小剂量每周3次皮下注射维持多年。停止使用后血小板可增多、复发。主要为流感样副作用,可有发热、关节肌肉酸痛等,减少剂量或解热止痛药可减轻或缓解。干扰素治疗可伴有白细胞计数下降。
阿司匹林为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对指、趾缺血和脑血管缺血症状特别有效。缺点是在有些患者可引起严重出血,使出血时间显著延长,因而使用时需慎重。
病情分析:
如果是血小板明显升高的话,那么就需要考虑骨髓增值性疾病
指导意见:
需要到正规医院的血液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然后进行积极的治疗,一般主要是进行口服药物化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