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外耳道灼热、疼痛、伴全身发热、不适感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治疗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重庆那里可以治疗?最好是专科医院!
病情分析: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炎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
建议意见:【治疗】
1.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2.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3.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4.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5.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建议您去正规三甲医院。
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病情分析:
你好!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引起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细菌生长易致本病,常常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指导意见:
治疗: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