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功能差: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比成人差,年龄越小,免疫功能越差。小儿的呼吸道中免疫球蛋白低下,不能抵抗病菌的入侵。咳嗽反射差,呼吸道排痰的功能差,有痰排不出,病菌容易在呼吸道安营扎寨、生长繁殖。呼吸道中的免疫球蛋白在12岁才达到成人水平,因此12岁之前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婴儿出生后体内有母亲传给的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在6个月后消失,而这时婴儿本身尚不能合成免疫球蛋白,所以在6个月后呼吸道感染突然增多。在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使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功能可防止反复呼吸道感染。可给孩子吃“牛初乳”制剂,其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可在1~2个月内有效,但这种药物是血液制品,是成人血液的提取物,有可能含有某些未能除尽的病毒。此外,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些药物,如左旋咪唑、斯奇康、乌体林斯、必思添等等。2.营养缺乏:婴幼儿如缺乏维生素A、B、C、D,缺乏锌元素,或有营养不良、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均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缺乏维生素A时呼吸道上皮细胞发育差,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呼吸道感染,可口服维生素A治疗。缺锌的儿童免疫功能差,可多吃含锌多的食物如鱼、肝、蛋类、牡蛎等或口服锌制剂。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应加强营养,多吃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豆制品等。佝偻病的儿童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与钙。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应多吃含铁多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黑木耳、芝麻糊、紫菜等,也可服用补铁药物。3.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又称为增殖体,是位于鼻咽部后壁的淋巴组织。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平时张口呼吸,睡觉时打鼾,可夜间憋醒,说话有鼻音,常有鼻炎、鼻子不通气。因呼吸不畅、鼻咽部分泌物向下流,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4.胃食管反流:食管与胃之间有一圈环形的肌肉,使进入胃的食物不再回流到食管中。如果这一环形的肌肉发育不好,则进入胃的食物可在某些情况下返回到食管中吐出,这称为胃食管反流。这种病的婴幼儿常呕吐,喂食困难,在年长儿童则有反胃、嗳气、反酸水,胸口有烧灼感。由于食管中食物反流到咽喉部再呛入呼吸道,或反复刺激咽喉部,使儿童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儿可采取俯卧位,上身抬高30度,年长儿童在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床头抬高,以减少反流。平时以稠厚饮食为主,少量多餐,睡觉前2小时不进食。必要时应到医院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5.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时就有的心脏畸形。有几种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肺部瘀血,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可引起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这些儿童在哭闹、屏气后有青紫,心脏检查有杂音,应到医院诊治,必要时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