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从大概6、7年前就开始了,刚开始是手臂上出现一个红点,像红痣一样,用力按下去,颜色就没了,放掉后就又出现了,且不会退掉,这6、7年来,这样针尖状的红点慢慢增多了,且都是不退的,手上还有个别比较大的红色血点,大概1直径到2毫米,这些红点都是不痛不痒的。而且,我平时如果在胳膊腕处提个包的话,基本上就会出现好多血点,不过这些血点几小时到几天后就会消失的。平时我的血液情况无异常,感冒发烧的时候去医院验血常规,也没有特别异常的。这几天正好感冒发烧,周四去看病又验了血常规,数据如下:
白细胞计数:11.2H
红细胞计数:4.56
血红蛋白:138
红细胞比容:0.403
红细胞平均体积:88.4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30.3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42
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12.8
血小板计数:217
血小板平均体积:11.0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12.9
大血小板比率:32.6
淋巴细胞:15.1L
单核细胞:6.6
嗜中性分叶核细胞:76.2H
嗜酸性粒细胞:2.0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绝对值):1.7
单核细胞(绝对值):0.74
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6H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01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22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这是个要紧么?是血液上的疾病么?谢谢~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病史初步考虑是特发性紫癜或者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皮肤紫癜,现在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指导意见:
根据病史建议您进一步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然后在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案。祝您健康
您好医生,我以前总认为是血小板减少,家人也说没关系的,但是我验血的结果显示血小板没有减少呀,那这到底是皮肤的问题还是血液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是严重的血液疾病啊。我有点担心T T
您好,根据病史看不是严重的血液疾病,现在首先考虑是过敏性紫癜或者特发性紫癜,建议您进一步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和出凝血时间以及尿分析和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现在可以口服维生素C和曲可芦丁以及异丙嗪等药物进行初步治疗。
听上去还是蛮严重的,不过我从小凝血就很好的,像这次发烧去医院抽血及吊针,出血量都是非常小的。而且凝血较快。这个遗传我爸爸的。您说的这个紫癜病情会加重吗?后果严重吗?如果自己补充维生素C,不去医院治疗可以吗?谢谢~
您好,现在看病情是不严重的,可以在家口服维生素C和曲可芦丁以及非那根个药物进行初步治疗,在服用后一周如果没有改善需要就医检查
我有点怀疑一周会退吗- -这个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决定还是抽空去医院做下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对了,我2-3年前还出现一种症状,刚开始的时候是手背上出现紫色细细的经脉,没感觉的,就是别人都只看得到青色血管,我还能看到紫色的不知道是经脉还是血管的,然后慢慢变多了点,还有手指上,现在大腿上,手腕的地方都能看到,感觉像是皮肤变透明了- -,不过还不是很严重,不影响外观。。这是不是也和这个病有关?麻烦答疑,谢谢~
您好,您的这种情况是与你的紫癜有一定关系的,在毛细血管发生炎症性病变时可以出现充血现象,并且同时发生渗出性加大,导致紫癜等疾病
病情分析:
根据你描述的皮肤改变,病程长达6-7年,无其他症状,检查血小板正常,这种情况还是考虑为血管性紫癜的可能。
指导意见:
1、这种情况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出现严重后果,如果频繁出现,可以适当使用维生素C预防。
2、就你目前的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稍高,考虑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建议使用解热镇痛类感冒药物的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拉定、阿奇霉素等)治疗。
您好医生,我也是上海滴,这次发烧已经看了医生了,也吊了2天头孢抗生素,现在还有点低烧。我平时的维生素摄取量很低,会不会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导致的,那如果我从现在开始补充维生素C会不会有用,可以不用药治疗么?谢谢~
这种情况是可以排除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可以使用维生素C,暂时应该没有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必要,有必要去医院血液科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谢谢医生,我会抽空去做一下的~谢谢您~
不用谢,这种情况不是什么大问题,祝你健康!
您好:建议你查一下凝血功能,平时多补充VC,它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点。
......................
以上是对“身上,特别是手臂上有红色针尖状血点~”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主要考虑属于过敏性紫癜。可因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食物和药物、环境影响等因素而引起。常伴有常伴有全身不适、发热、乏力、紫癜、瘀斑等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到大医院看血液科,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尿常规检查、全血生化检查、毛细血管镜检查。如确诊可服用扑尔敏、维生素C、曲可芦丁、波尼松等药进行治疗。平时应注意避免可能致敏的食物及药物等。
谢谢您~
不用谢!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