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大便失禁:因肛门部位或其相关神经损伤而不能自主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的一种病理现象。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
指导意见:
病因由机械性或神经源性病变引起。常见的原因如下: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损伤
直肠脱垂、痔疮、久泻、息肉脱出等肛门直肠疾病引起肌肉松弛、张力降低;年老或某些疾病引起肛门括约肌萎缩或收缩无力;因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切断或切除肛门括约肌及分娩、肛门外伤、烧伤、烫伤等损伤肛门括约肌。
神经障碍和损伤
昏迷、智力发育不全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或支配肛门括约肌神经损伤、突然惊吓等。
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无肛门括约肌或括约肌发育不全者。
其它病因
此外还有会阴撕裂,意外伤,枪弹伤和异物等病因。老年人身体衰弱,大便嵌塞亦可引起失禁。
儿童大便失禁①原发性:从幼儿期延续下来的;②继发性或退行性:曾在厕所排过便,但以后不排的。性别:男女比例为2.5~6.0:1;年龄发生频度:4岁占2.8%,5岁占2.2%,6岁占1.9%,7~8岁占1.5%,10~11岁占1.6%。
儿童大便失禁的治疗很困难,需要患儿、家属、医师三方面的默契配合。神经性大便失禁患儿表现为不能随意控制排便和排气。完全失禁时,粪便自然流出,污染内裤,睡眠时粪便排出,污染被褥。肛门、会阴部经常潮湿,肛周皮肤糜烂、疼痛瘙痒、湿疹样改变;不完全失禁时,粪便干时无失禁,粪便稀和腹泻时则不能控制。一般多数排便在内裤,其结果,有时粪块落在屋角、幼儿园以及学校的走廊、公园等场所。排便多数发生在儿童站立的时候,特别是运动中、步行时、玩耍时,甚至有时洗澡时排便,致使粪块浮在澡盆中。
对大便失禁患儿,家长要分别情况,做以下一些工作:1、注意观察或询问孩子的大便规律,看看孩子是否患有慢性便秘。2、了解孩子有没有什么烦恼的心事。如果有的话,家长要引导孩子将心事放下。3、给孩子多吃含丰富纤维的食物,鼓励孩子多饮水。4、大便失禁是孩子自己也不愿意发生的事,所以一旦发生,家长千万不要打骂孩子,更不能在同学面前羞辱他。相反要注意安慰好孩子,将问题淡化,会有利于情况的好转。5、在采取了以上一些措施之后,如果症状没能得到改善,就应当带孩子去医院就医
以上仅供参考。
祝健康。
温馨提示:
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利于排便通畅。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