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之所以称为玫瑰糠疹,是因为它的皮疹呈玫瑰红色,微微高出皮肤,有的含在皮内,大小不一,有的象小钮扣大小,有的象钱币大小,呈椭圆形,上面覆盖着一层糠状的薄皮,称为糠状鳞屑.
玫瑰糠疹好发于春秋两季,中青年人发病较多,女性稍多于男性,发病最初是在躯干部出现一个圆形淡红色斑,被称为“母斑”.母斑不断扩大,甚至可达鸡蛋大小.之后在躯干部6续出现比较小的红斑,多时可蔓延到颈部及4肢近端,一般不发生在颜面部及小腿.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时看到玫瑰色、黄红色、黄褐色、淡褐色的皮疹.这些皮疹大多数为椭圆形,其长轴与皮肤纹理相一致.
一般病人都无症状,有的自觉发痒,痒感轻重不等.个别病人有低烧、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痛、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玫瑰糠疹病程一般为4~6周,也有2~3个月的.这种病不治疗也可以自行消退,一般不再复发.皮疹消退先从中央开始,由玫瑰色变为黄红色,由黄红变为黄褐色、淡褐色,直到最后消失,边缘消退较晚,周围的鳞屑形成环状.皮疹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玫瑰糠疹是“血内有毒”吗?
玫瑰糠疹的病因不明.有一种学说,认为玫瑰糠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有人说玫瑰糠疹是血内有毒.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血液在血管内流遍全身,若有病毒侵入血内,则会出现“毒血症”.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神昏,甚至会影响到脑、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这都是玫瑰糠疹不具备的临床表现,因此不能说玫瑰糠疹是“血内有毒”.
从中医学角度讲,玫瑰糠疹又叫“风热疮”,是由于外感风热之邪,怫郁肌腠,毛窍闭塞,阳气闭郁,蕴而生热,血热化燥,伤及阴液,外泛皮肤所致,因此也不能说玫瑰糠疹是“血内有毒”.
玫瑰糠疹的治疗,应当针对“风热外袭,血热化燥”的病因,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润燥法.方用消风散化裁.
服药期间,应注意避免搔抓患处,忌食辛辣油腻饮食及腥发动风之物.
玫瑰糠疹(PityriasisRosea)
一般病理改变
a轻度角化过度,楔形灶性角化不全,
b棘层轻度肥厚,灶性海绵水肿,重者形成水疱,在炎症浸润处尤为明显,表皮内有游走的淋巴细胞,甚至可形成小脓疡,
c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偶可见嗜酸性细胞,
d真皮乳头水肿.
病理鉴别诊断
药疹:嗜酸性细胞浸润明显多于玫瑰糠疹.
点滴型银屑病:在角化不全的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血管外红细胞很少或无.
皮肤癣菌病:角质层内可见菌丝及孢子,PAS染色可清楚显示.
远心性环状红斑:一般无真皮乳头水肿及血管外红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性浸润较重,常呈袖套状.
临床特点
a发病年龄大多在10岁~40岁,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春秋季节,
b病因不明,
c好发于躯干、颈和4肢近端,
d起病时为直径约3cm~5cm的椭圆形或圆形淡黄色斑疹,边缘有糠状鳞屑,皮疹长轴与皮纹相平行,称为先驱斑,1周~2周后出现继发斑,形态基本与先驱斑相同,但较小,有的可呈球状,
e病程1月~2月,慢性者常超过6月,一般不复发.
温馨提示:
本病无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接吻,共用餐具都可感染疾病,在生活中要加强预防。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