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结合性脑膜炎有哪些特径,病人具体表现状况是怎么样的?还有一般治疗时间工多长?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主要是想了解此病的成因与临床治疗情况。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是一组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持续1~2周.
指导意见:
在早期由于脑膜、脉络丛和室管膜炎性反应引起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治疗、联合化疗、剂量够、疗程足,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病情分析:
您好: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有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血管病性疾病,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原因不是很清除,估计与环境污染可能有关。典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容易,但是不典型的病例很多,如果耽误治疗,引起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影响病人的生命。
指导意见:
您好:早期病例即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昏迷者鼻饲,如能吞咽,可试由喂食。病室要定时通风和消毒,俣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要注意眼鼻、口腔护理、翻身、防止痔疮发生和肺部坠积瘀血。
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短程应用一定量的激素,可以减轻渗出和脑水肿,必要时可以鞘内注射,以防止并发症,但必须在抗结核前提前应用。近几年来,由于诊断方法的改进和化疗方案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大为改观。早期合理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其治愈的标准是:①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后遗症。②脑脊液检查正常。③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二年无复发。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合理,或患儿年龄太小、病变太严重等,仍有较高(15~36%)的病死率。在治疗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病例,再行合理治疗,仍可改善预后。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1年内发病,多见于1-3岁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约3-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1、病情进展较慢,可以2-4个星期的病程。
2、头痛、发烧、呕吐等为其主要表现。早期头痛多不剧烈,逐渐加重;病人的往往是下午低热,很少有高烧;呕吐多数在头痛很明显时,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少数病人出现夜间多汗。
指导意见: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一)一般治疗早期病例即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昏迷者鼻饲,如能吞咽,可试由喂食。病室要定时通风和消毒,俣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要注意眼鼻、口腔护理、翻身、防止痔疮发生和肺部坠积瘀血。(二)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宜选择渗透力强、脑脊液浓度高的杀菌剂,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毒副反应,尽可能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联用。目前常用的联用方案查①异菸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或对氨基水杨酸;②异菸肼、利福平和链霉素;③异菸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具体用法、剂量、疗程见表8-4。(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抗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炎,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能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防止椎管的阻塞。为抗结核药物的有效辅助治疗。一般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选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口服,疗程6~12周,病情好转后4~6周开始逐渐减量停药。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25~1mg/kg分次静注。急性期可用氢化考地松每日5~10mg/kg静点3~5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以上是对“结合性脑膜炎有哪些特径,病人具体表现状况”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有盗汗、低热等结核症状,同时有头痛、呕吐等脑膜炎的症状。
指导意见: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菌引起的脑血管病。确诊一般靠脑脊液的检查。治疗主要是抗结核治疗及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一定要早。
病情分析:
1.浆液型
其特点是浆液渗出物只限于颅底,脑膜刺激征及脑神经障碍不明显,脑脊液改变轻微。此型属早期病例。
2.脑底脑膜炎型
炎性病变主要位于脑底。但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可较弥漫。其临床特点是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及颅神经障碍,有不同程度结核性脑膜炎菌
的脑压增高及脑积水症状。但无脑实质局灶性症状,脑脊液呈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改变。此型临床上最为常见。
3.脑膜脑炎型
炎症病变从脑膜蔓延到脑实质。可见脑实质炎性充血,多数可见点状出血、少数呈弥漫性或大片状出血,有闭寒性脉管炎时,可见脑软化及坏死。部分病例可见单发或多发结核瘤。可引起局灶性症状。除脑膜刺激征、颅神经受损及脑实质损害症状不相平行。本型以3岁以下小儿多见,远较前两型严重,病程长、迁延反复,预后恶劣,常留有严重后遗症。
4.结核性脊髓型
(脊髓型)炎性病变蔓延到脊髓膜及脊髓,除脑和脑膜症状外。有脊髓及其神经根的损害症状。此型多见于年长儿,病程长、恢复慢,如未合并脑积水,死亡率不高。但常遗留截瘫等后遗症。
指导意见:
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抗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炎,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能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防止椎管的阻塞。为抗结核药物的有效辅助治疗。一般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选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口服,疗程6~12周,病情好转后4~6周开始逐渐减量停药。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25~1mg/kg分次静注。急性期可用氢化考地松每日5~10mg/kg静点3~5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对晚期严重病例,脑压高、脑积水严重、椎管有阻塞以及脑脊液糖持续降低或蛋白持续增高者,可考虑应用鞘内注射,注药前,宜放出与药液等量脑脊液。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2岁以下0.25~0.5mg/次,2岁以上0.5~5mg/次,用盐水稀释成5ml。缓慢鞘内注射,隔日1次,病情好后每周一次,7~14次为一疗程。不宜久用。异烟肼能较好的渗透到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一般不必用作鞘内注射,对严重的晚期病例仍可采用,每次25~50mg,隔日一次,疗程7~14次,好转后停用。
病情分析:
脑膜,脑膜弥漫性充血,脑回普遍变平,尤以脑底部病变最为明z显,故又有脑底脑膜炎之称。脑血管,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动脉内膜炎。脑实质,炎性病变从脑膜蔓延到脑实质,或脑实质原来就有结核病变,可致结核性脑膜脑炎,少数病例在脑实质内有结核瘤。结核性脑膜炎常常发生急性脑积水脑水肿。
指导意见:
(一)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前趋期起病缓慢,在原有结核病基础上,出现性情改变,脑膜刺激期,脑膜为及颅内压增高表现。低热,头痛加剧可呈持续性。呕吐频繁、常呈喷射期,晚期意识障碍加重反复惊厥,神志进入半昏迷、昏迷状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整甚至出现潮式呼吸或呼吸暂停。
温馨提示:
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