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宝宝突发高烧,烧了三天四晚,38?多左右,一直没退烧,医生说是疱疹性咽夹炎引起的发烧不退,喉咙有小泡,开了小儿咽扁颗粒,头孢,小儿黄那敏颗粒还有利巴韦林,第四天退烧了,可长出了针头样的小红点点前胸后背脸颊都是,手脚没有,宝宝烦躁不安,现在烧退了还要去输液治疗这个疱疹性咽夹炎吗,一般多久会好啊?这个病不是手口足病吧?谢谢回答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不会是手足口病吧,
病情分析:
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
指导意见: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病情分析:
你好:手足口病大概潜伏期一般为一个星期左右,如果家里有小孩子给孩子要多洗手,注意小孩子是否于平时一样,有没有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还手足。不要用脏手吃东西。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该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90%的患者症状轻微,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同时会有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特别是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形成口腔溃疡,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咽喉疼、头痛或者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指导意见:
预防手足口病二注意
1.家长当心祸及宝宝很多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往往是隐性的,自身不发病,却成为传染源。所以在4月至9月,手足口病病毒较猖獗的季节,家长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自己和孩子在外出回家后应认真洗手。“口”是手足口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家长不要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如果大人已被隐形感染,可直接将病毒“喂”给孩子,这种喂养方法,应该杜绝。
2.酒精不能杀死手足口病病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防治病毒感染亦然。手足口病病毒“颇有个性”,它在56℃以上高温环境下会失去活性,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其活性,75%酒精和5%来苏对其没有抑制或消灭作用。对于家庭来说主要就是要开窗户通风,家庭成员用流水加肥皂洗手就可以。
以上是对“一岁四个多月宝宝疱疹性咽夹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