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因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红斑和肿胀,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和溃疡,本病在10℃以下的冷湿环境容易发病。寒冷是主要的原因。另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靴鞋紧窄,营养不良,缺少运动,贫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是本病的诱因。建议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力,去除有关诱因,改善血管功能,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酰胺0.1克,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者给予抗感染处理,局部治疗为消炎收敛,滋润,保护止痒及促进血液循环,如10%樟脑乙醇或软膏,冻疮膏等。已破溃者可按一般溃疡处理,也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音频电疗。以及早治疗,每年复发者,在复发前治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方针: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迅速复温、改善局部微循环,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手术治疗:侵袭近端指趾骨、腕骨或跗骨的损伤,有可能需要截肢。冻伤的手术处理,应尽量减少伤残,最大限度的保留尚有存活能力的肢体功能。其他治疗: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如需要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当皮肤红润柔滑时,表明完全解冻了。禁止摩擦受伤部位,禁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干热或缓慢复温。预后情况:轻症可造成皮肤一过性损伤,要及时救治;重症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需进行专业救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