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多从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源,经血流播散于全身各器官,30-50%的该病患者有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治疗较为困难,死亡率较高(20-30%),治疗成功与否与(1)是否早期治疗;(2)药物对隐球菌的敏感性;(3)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有关.
治疗原则:
1.抗真菌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3.康复治疗.
用药原则:
1.建议两性酶素B,5-氟胞嘧啶和大蒜素联合应用,用足疗程,必要时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咪康唑和氟康唑.经济条件许可时可首选氟康唑.
2.有明显消耗体质者可选用“B”和“C”项中的药物.
辅助检查:
你的位置:-> 天健网 -> 健康% > 寻医问药% > 疾病% > 内科% > 神经内科
隐球菌性脑膜炎
2003-8-17 12:23:10
概述: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多从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源,经血流播散于全身各器官,30-50%的该病患者有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治疗较为困难,死亡率较高(20-30%),治疗成功与否与(1)是否早期治疗;(2)药物对隐球菌的敏感性;(3)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1.亚急性起病,病初可表现为轻度间歇性头痛,此后头痛逐渐呈爆裂样剧痛,常伴有恶心,喷射状呕吐.
2.多数病人有发热,精神异常,病程长者有明显消瘦,虚弱等,少数病人有抽搐.
3.1/3病人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等.
4.大多数病人脑膜刺激征明显阳性,部分病人病理征阳性.
5.常有多颅神经受损的表现:视力减退,视物重影,眼球活动障碍等.
6.部分病人有肢体瘫痪,少数病人有脑疝形成最后死亡.脑脊液检查压力明显增高,除突性所见外,脑脊液涂片隐球菌阳性率高达85%.
诊断依据:
1.亚急性起病,病初可表现为轻度间歇性头痛,此后头痛逐渐呈爆裂样剧痛,常伴有恶心,喷射状呕吐.
2.多数病人有发热,精神异常,病程长者有明显消瘦,虚弱等,少数病人有抽搐,1/3病人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瞻妄,昏迷等.
3.大多数病人脑膜刺激征明显阳性,部分病人病理征阳性,常有多颅神经受损的表现:视力减退,视物重影,眼球活动障碍等,部分病人有肢体瘫痪,少数病人有脑疝形成死亡.
治疗原则:
1.抗真菌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3.康复治疗.
温馨提示:
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