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研究证明了16号染色体上的一种基因的突变与克罗恩氏病之间的关系.近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确定这种基因是NOD2基因,在细菌触发的炎症反应中起作用.临床上使用抗菌素治疗某些克罗恩氏病.在实验室里,在无菌环境中制备的炎症性肠病(IBD)动物模型经常不表现为IBD.因此NOD2基因是克罗恩氏病的易患基因非常好的侯选,以及与克罗恩氏病发生,免疫反应和肠细菌作用有关的一种重要共同致病因子.
NOD2是一种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基因,为感知脂多糖所必须并可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信号传递途径.类固醇可抑制NF-κ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和其它细胞因子的表达.克罗恩氏病病人单核细胞NF-κB激活和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加速.NOD2表达局限在单核细胞,在这里作为致病细菌成分的细胞浆受体.易患结肠炎的小鼠脂多糖信号传递有缺陷.研究人员筛查了512例来自德国和英国家庭或德国三人组(有IBD 的德国病人及他们无病的父母)的病人,以及正常对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氏病的诊断通过临床,放射学,内窥镜和组织学检查确定.将不确定结肠炎病人从研究中排除.6%克罗恩氏病病人是NOD2纯合子.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没有属于这一类的,对照组也没有NOD2纯合子.NOD2杂合子存在于18%的克罗恩氏病,6%的溃疡性肠炎病人,以及8%的对照.Hampe等人指出,突变少见,只有6.5%的克罗恩氏病病人是纯合子.这种突变为克罗恩氏病的发生提供了高度风险.NOD2和溃疡性肠炎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是NF-κB活化在克罗恩氏病强于溃疡性肠炎.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