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常常会感到右下腹疼痛,腹泻,还发烧。去看了医生说是克隆病,去打了两天点滴了,还是不见痊愈。对于这个病我并不是很了解,想知道我该接受什么样的治疗。
希望得到的帮助:克隆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
1.原则
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无并发症时,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可缓解有关症状。活动期宜卧床休息,给高营养、低渣饮食。严重病例宜暂禁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采用肠内或肠外高营养支持。贫血者可补充维生素B12、叶酸或输血。低蛋白血症可输清蛋白或血浆。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肾上腺皮质激素或6-巯基嘌呤等药控制活动期症状有效。解痉、止痛、止泻和控制继发感染等也有助于症状缓解。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促进体内酶类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具有保护细胞膜作用。
2.药物治疗
(1)水杨酸类 柳氮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5-ASA)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一般认为SASP不能预防克罗恩病复发。对不能耐受SASP或过敏者可改用5-ASA。对直肠和乙状、降结肠病变可采用SASP或5-ASA制剂灌肠,经肛门用药。严重肝、肾疾患、婴幼儿、出血性体质以及对水杨酸制剂过敏者不宜应用SASP及5-ASA制剂。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用于中、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对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静滴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或ACTH,14天后改口服泼尼松维持。通常在急性发作控制后尽快停用,也可采用隔日口服泼尼松或合用SASP或s-ASa作为维持治疗。对直、乙结、降结肠病变可采用药物保留灌肠,如氢化可的松唬珀酸盐、0.5%普鲁卡因,加生理盐水,缓慢直肠滴入,也可与SASP,s-ASA或锡类散等药物合并使用,妊娠期也可应用。
(3)其他药物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磺胺药治疗无效者,可改用或加用硫唑嘌呤、6-琉嘌呤(6MP)、环孢素、FK506等其他免疫抑制剂,也可合用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因子、卡介苗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增强剂。此外,甲硝唑(灭滴灵)、广谱抗生素和单克隆抗体等也可应用。
手术治疗用于完全性肠梗阻、肠瘘与脓肿形成、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出血,以及难以排除癌肿的患者。对肠梗阻要区分炎症活动引起的功能性痉挛与纤维狭窄引起的机械梗阻,前者经禁食、积极内科治疗多可缓解而不需手术,对没有合并脓肿形成的瘘管,积极内科保守治疗有时亦可闭合,合并脓肿形成或内科治疗失败的瘘管才是手术的指征。手术方式主要是病变肠段的切除,手术切除包括病变及距离病变远、近侧10cm的肠段及其系膜和淋巴结。如局部粘连严重或脓肿形成,不能切除,可作短路或旷置术,根据情况再作二期病变肠管切除术。如为腹腔内脓肿则切开引流。对多处病变的病例,只切除有并发症的病变肠管,避免因过度切除发生短肠综合征。因误诊为阑尾炎等而在手术中发现为此病时,如无肠梗阻、穿孔等并发症,不必做肠切除术。本病手术治疗后多在肠吻合口附近复发。推荐的预防性用药在术后2周开始,持续时间不少于3年。术后复发率高,应随访。
克隆病的治疗药物如下:
1.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对UC急性发作期限有较好的疗效。给药途径通常有:
①保留灌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盐50~100mg溶于生理盐60~100ml中作保留灌肠,一般每晚1次,必要时每日2次,对远端直肠型或左半结肠型效果较好。
②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剂量视病情而定,一般成人给予泼尼松或泼尼松龙20~40mg/d。对急性发作期,给药量要足,一般用药2~3周后症状开始缓解,如不减轻应用改为静脉给药。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
③静脉滴注在重症患者,特别是本病的暴发型适用,通常首先采用较大剂量的皮质激素作一次性持续地或分次静脉滴注治疗,常用的制剂为氢化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缓解期应用激素维持治疗能否减少复发仍有争议。
2.氨基水杨酸类
常用剂型有柳酸偶氮磺胺吡啶、美沙啦嗪5-氨基水杨酸商品名爱迪沙。柳酸偶氮磺胺吡啶在肠道内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两部分,后者是主要起治疗作用的成分。磺胺吡啶则与副作用关系较大。本药适应于轻型患者,特别是在减激素时用于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应视为首选药物。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对2年以下病程以下的UC患者有明显的预防复发的作用。
3.免疫抑制剂
常用制剂硫唑嘌呤,属抗代谢药物本药在IBD是作为激素的辅助治疗,在巩固疗效期间加用。以减少激素的用量和副作用。本药可透过胎盘并可致畸胎,故妊娠期不宜应用。肝肾功能不全时慎用或减量。
4.尼古丁
吸烟对UC的保护作用为尼古丁治疗提供了可行性。尼古丁治疗的可能机制有减少平滑肌紧张和结肠收缩活性,并减少结肠粘膜表达IL-8。然而,尼古丁对急性UC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不能保持疾病的缓解状态。
5.抗生素 IBD常合并感染,急性发作期应适当加用抗生素以控制附加感染,对于病情的缓解有利。
以上是对“克隆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一般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加强营养、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必要时可输血、血浆、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甚至要素饮食或静脉内全营养。
(一)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和5-氨基水杨酸(5-ASA)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SASP在结肠内由细菌分解为5-ASA与磺胺吡啶。后者能引起胃肠道症状和白细胞减少、皮疹和精液异常而导致不育等不良反应;而前者则是SASP的有效成份,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减轻其炎症。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的作用为稳定溶酶体酶,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化学趋向性及吞噬作用,并能影响细胞介质的免疫反应。常用于重症或暴发型患者。治疗剂量为强的松40~60mg/d,用药10~14天,有75%~90%患者症状缓解,以后可逐渐减量至5~15mg/d,维持2~3个月,也有主张维持1~2年者。10%~15%病人在完全停用激素后症状可复发而需要长期口服强的松10~15mg/d以控制病情,对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静滴氢化考的松200~400mg/d或ACTH40~60u/d,14天后改口服强的松维持。
(三)其他药物对磺胺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改用或加用其它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6-巯嘌呤(6MP)、环胞菌素、FK506等,也可合用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因子、卡介苗及免疫球蛋白等;此外,灭滴灵、广谱抗生素、分离的T细胞和单克隆抗体等也可应用,但上述各药的疗效评价不一。
中医治疗腹痛、腹泻、肠结、癥瘕等,根据病机气滞成聚,血瘀成积,而采用如活血祛瘀,疏肝理气,补脾益气,软坚散结等。
一、辨证选方
1.湿热蕴结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仙方活命饮。二花9g,陈皮9g,花粉3g,贝母3g,当归3g,赤芍3g,乳没各3g,防风3g,白芷3g,甲珠3g,皂刺3g,甘草节3g。或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大黄18g,壮丹皮9g,桃仁12g,冬瓜仁30g,芒硝9g。2.热毒炽盛
治法: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
方药:大承气汤。大黄12g,厚朴15g,枳实15g,芒硝9g。
3.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逍遥散 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6g,煨姜3片,薄荷3g加减。
4.脾胃虚弱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人参12g,白术9g,茯苓9g,甘草3g,陈皮9g,半夏9g,木香12g,砂仁9g,生姜6g。
5.瘀血内结
治法:理气和血,软坚散结。
方药:少腹逐瘀汤。当归9g,赤芍6g,川芎5g,元胡12g,五灵脂6g,蒲黄6g,没药9g,干姜6g,茴香6g,官桂6g 加减。
二、专方验方
1.艾叶、吴萸、胡椒、大蒜捣成糊状,纱布、胶布固定于脐部,每日换1次,治疗脾胃虚弱型。
2.苦参、木香研细、调成糊状,胶布固定脐部,证疗热邪壅盛型,每日换1次。
3.艾叶、地龙适量,研细调成糊状,胶布固定脐部,治疗热邪郁滞型,每日换1次。
温馨提示: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