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前段时间胃不舒服,食少便觉得恶心想吐,有腹痛现象,脸色苍白,肌体消瘦,而且我是女的,一直都没有注意,直到老公把我拉去医院那天做了吹气实验才知道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害的。
希望得到的帮助: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2.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3.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4.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5.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1.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感染后的患者要注意和家人分餐制饮食,与嘴巴接触过的生活用品要注意消毒。
2.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定时定量,食物不能过于坚硬、不消化,刺激性、生冷的食物要少吃。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呕吐物、粪便应及时清理。
4.提倡家庭内采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触感染。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多加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预防感染。
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采用胃炎四联疗法:最常用的四联疗法如下: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
(1)枸橼酸铋钾24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奥美拉唑20毫克或
(2)枸橼酸铋钾240mg+红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
(3)枸橼酸铋钾240mg+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任选上述一组药物服用,每种药物按以上剂量一日2次服(上下午各1次),7~14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要继续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6周,剂量和用法同前. 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试啊.这个方案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坚持服用.防止复发.一定要要禁烟 ,酒,咖啡辛辣食物.
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 芋头 粉丝 粉条 红薯等凉粉,不要吃苏打饼干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以上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多吃豆类食物,多饮茶,少吃辛辣食物,可免遭HP的感染。
1、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为根除彻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最好也要同时治疗,并实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
2、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3、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5、提倡家庭内采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触感染。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一桌饭菜一家人一起吃,特别是有些家长还喜欢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吃,这种习惯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应坚决杜绝。
6、呕吐物、粪便应及时清理,手和器具应消毒。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经消化道入侵引起感染和疾病。其次,经常吃过于酸甜、辛辣食物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这是由于酸甜食物可促使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辛辣食物可形成刺激而损伤胃黏膜,使幽门螺杆菌乘虚而入,引起黏膜损伤而致炎症及溃疡。
再次,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黏膜损伤重。这是因为饮酒一方面对胃黏膜形成刺激而引起损伤;另一方面影响黏膜血液供应而降低局部抵抗力,加重感染。
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经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严格的消毒。定期到医院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如果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须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一般疗程为十四五天。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食碗,以免传染给孩子。不要吃辛辣油腻性的食物。
温馨提示:
对急性腹痛者,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强效镇痛药,更不能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贻误诊断。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