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左下肢在三四年前出现了一个小红点,很痒,去医院检查做了B超,血管也是通的,血液检查也无异常。医生说是色素性紫癫性皮炎,吃了很多药了不见好转。
希望得到的帮助: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症状有哪些?
紫癜:
1.常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
2.胃肠道表现:阵发性腹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可并呕吐、腹泻、便血等。
3.关节表现:以关节痛为主,常伴肿胀、积液和发热。
4.肾脏表现:多见于儿童患者,多在紫癜出现后1周内出现,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伴少尿、水肿、高血压等。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外溢和崩溃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临床多表现为黄褐色皮疹,散在或融合成片,边缘不清,多伴有瘙痒,患者多伴有局部静脉压增高的因素如下肢静脉曲张或长期站立而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亦有人认为是局灶性感染而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迁延不愈可致局部皮损、感染,坏疽等,需要重视病情,规范治疗。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过敏性紫癜可用下方治疗;白茅根30克,瓜蒌根16克,板兰根9克,茜草根9克,紫草根6克,干生地16克,元参9克,石斛16克,生槐花16克,丹皮9克,地榆6克,水煎服。诊断依据:
1.有过敏体质或有较肯定的过敏原引发。
2.有下述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在紫癜发生前1-3周有低热、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2)典型的皮肤紫癜及相应皮损。
(3)病程中可有腹痛或累及关节或肾脏。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时间均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4.组织学检查:受累部位皮肤或组织中可看到较匀一的过敏性血管炎,毛细血管后小静脉有大量白细胞浸润,纤维样坏死和红细胞渗出血管外,血管壁可有源性坏死,上皮细胞增殖。
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冷球蛋白综合征,良性高球蛋白性紫癜、环形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色素沉着性紫癜性苔癣样皮炎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初起可为荨麻疹样,数小时后皮疹出血,渐变为暗红色,消退时遗有褐斑。紫癜成批出现,数日消退,但可反复出现,呈对称分布,以四肢伸侧为多。另外少数患者尚有关节肿胀、疼痛,关节腔渗出等症状及浮肿、少尿、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害改变。个别病人尚有头痛、偏瘫、抽搐、昏迷等神经症状及咯血、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考虑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一组由淋巴细胞介导的红细胞外渗所致的疾病,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及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其临床形态和组织病理类似.病因不明.发病可能与毛细血管壁病变有关,重力和静脉压升高是重要的局部诱发因素,某些药物(如硫胺类,非那西丁,阿司匹林等)也可引起发病.皮损免疫病理显示浸润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和Langerhans细胞,提示该病可能由Ⅳ型变态反应介导.
以上是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紫癜的临床表现是,病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并出现各种皮疹,如瘀点,瘀斑,丘疹,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疱疹和局部坏死溃疡等皮肤过敏症状,好发于四肢远端尤以下肢伸侧或近关节处多见,两侧常对称。有的病人可有关节酸痛及肿胀。病情严重者黏膜出血,并有腹痛,恶心,呕吐,便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亦有因肾脏病变而出现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者,部分病例表现为急性肾炎,部分可发展为慢性肾炎,甚至发生尿毒症,有些成年病例的皮肤,关节,肾脏等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过敏性紫癜多为过敏原引起,应避免与有关过敏原(如鱼、虾、蟹、花粉等)相接触,不滥用抗生素。本病多为自限性,一般在6-8周内好转,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反复发作达数年之久。有肾脏受累者,多数能恢复,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极少数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时消除诱因甚为重要,使用皮质激素时须在医生指导下,不可自作主张,随便减量停药,引起病情反复,并要注意其副作用。如:胃炎、胃肠道出血、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若出现要予相应处理。本病要注意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等相互鉴别,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不要轻信江湖医生,以免误诊、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重蹈覆辙。
用药范围:
1.对一般病例可用A药物。
2.对由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应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种类繁多,可根据病情及经济情况而定。
3.对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并发肾炎时,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4.对并发肾炎至低蛋白血症时,可输注白蛋白。
5.如还有肠套叠或肠坏死,应及时手术治疗。
6.应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5日时,不应突然停药而应逐渐减量。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常对称发生于成年男性的胫前区.皮损初起为群集性针尖大红色瘀点,后密集成片并逐渐向外扩展,中心部转变为棕褐色,但新瘀点不断发生,散在于陈旧皮损内或其边缘,呈辣椒粉样斑点,皮损数目不等.常无自觉症状,有时可伴轻度瘙痒.病程慢性,持续数年后可自行缓解.
(二)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常对称发生于女性胫前区.皮损初起为紫红色环状斑疹,直径1~3cm,边缘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出现点状,针尖大红色瘀点,后皮损中央部逐渐消退,周边扩大呈环状,半环状或同心圆样外观,颜色可呈棕褐,紫褐或黄褐色.皮损可自然消退,但其边缘可再发新疹,反复迁延数年.
(三)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常对称发生于40~60岁男性的胫前区,亦可累及大腿,躯干及上肢.皮损为细小铁锈色苔藓样丘疹,伴紫癜样损害,可融合成境界不清的斑片或斑块.有不同程度瘙痒.病程常持续数月至数年.
治疗效果常不满意.可静滴或口服维生素C,口服抗组胺药和复方芦丁等,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在短期内见效,但减量时或停药后易复发;静滴丹参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可能有效.局部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霜剂或软膏等.
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