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最近我老公脸部好像水肿一样,特别那两个眼袋,以前都没有的,而且他还说最近小便的时候很多泡沫。去医院检查,发现患有肾小球肾炎,听说不是很严重,吃药便能治好。我想了解一下,肾小球肾炎用什么药治疗比较好。
希望得到的帮助:肾小球肾炎吃什么药?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用药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且又是一自限性疾病,因此,基本以对症治疗为主,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按急性肾炎治疗原则处理,大量蛋白尿时,应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处理。必要环节为预防水、钠潴留,控制循环血量,从而达到减轻症状,预防致死性并发症(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保护肾功能,以及防止各种诱发加重因素,促进肾脏病理组织学及功能上的修复。
1.一般治疗:急性起病后应卧床休息。饮食原则以低盐、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蛋白入量保持40-70G/D。食盐摄入量2-3G/D,同时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
2.对症处理:利尿,常用噻嗪类利尿剂;降压,常用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必要时可用神经节阻滞剂,或加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高血钾的治疗,以限制高钾饮食和因用排钾利尿剂为主。
3.并发症的治疗:控制心力衰竭,治疗重点应放在纠正水钠潴留、恢复血容量,而不是应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洋地黄类药物,即主要措施为利尿降压;高血压脑病,可静脉滴注硝普钠等药物,抽搐者可使用安定静脉注射;尿毒症,参考“急性肾功能衰竭”
4.治疗感染灶:目前主张在病灶细菌培养阳性的时候,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病灶,病有预防病菌传播的作用,为期2周左右或直至治愈。扁桃体切除术对急性肾炎的病程发展无肯定效果。
5.抗凝及溶栓:尿激酶静滴,同时可辅以利尿、补钾。
6.透析治疗:急性肾炎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使用透析治疗,严重水钠潴留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2天以上,出现高血钾、急性左心衰、严重酸中毒情况。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如下:
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可采用下列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NaCl
您好,像这种情况的话,先不必过度,担心和焦虑,您老公应该是出现了肾性水肿,要先明确有无继发性的原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或其它情况导致的肾损害,另外,应用降低蛋白尿及保肾的药物,比如,依那普利,金水宝,百令胶囊,等药物治疗
以上是对“肾小球肾炎吃什么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肾炎又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那么肾小球肾炎该如何治疗呢?
1、抗感染治疗
肾炎急性期在有感染灶的情况下要给以足够抗感染治疗,无感染灶时,一般以不用为妥。使用抗菌素来预防本病的再发往往无效。
2、水肿的治疗
轻度水肿无需治疗,经限盐和休息即可消失。明显水肿者,可用速尿、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或氨苯喋啶联合应用,一般间断应用比持续应用要好。
3、卧床休息
急性肾炎卧床休息十分重要。卧床能增加肾血流量,可改善尿异常改变。预防和减轻并发症,防止再感染。当水肿消退,血压下降,尿异常减轻,可作适量散步,逐渐增加轻度活动,防止骤然增加活动量。
4、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的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血压明显升高者,不宜使血压骤降,甚至降到正常,以防止肾血流量突然减少,影响或加重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治疗,因急性肾炎早期存在高血容量问题,应用洋地黄效果不一定理想,治疗重点宜在清除水、钠潴溜,减低血容量。
5、抗氧化剂应用
可应用超氧歧化酶(SOD)、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及维生素E。①超氧歧化酶可使O-转变成H2O2,②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使H2O2还原为H2O。③维生素E是体内血浆及红细胞膜上脂溶性清除剂,维生素E及辅酶Q10可清除自由基,阻断由自由基触发的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保护肾细胞,减轻肾内炎症过程。
6、饮食和水分
水分的摄入量以尿量、浮肿、高血压程度及有无心衰综合来衡量,在急性期以限制水分为宜,但不宜过份,以防止血容量骤然不足。盐的摄入量在有明显水肿和高血压时,以限制在2g/d左右为宜 。蛋白质的摄入,血尿素氮低于14.28mmol/L(40mg/dl),蛋白可不限制:14.28~21.42mmol/L(40~60mg/dl)可限制到每日每公斤体重1.0g;21.42mmol/L(60mg/dl)以上,则每日每公斤体重0.5g,蛋白质以高质量蛋白为佳,如蛋类、乳类、瘦肉等。但一般主张进低蛋白、高糖饮食持续到利尿开始,待症状基本缓解后,恢复常规饮食。
肾小球肾炎的中医治疗
风寒型:发病急,恶寒、发热、咳嗽、头面浮肿、尿少、血压高、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宣肺利水。处方:麻黄、杏仁、麝干、桑皮、茯苓、车前子、冬瓜皮、生姜、口渴加生石膏。
风热型:发热不恶寒、咽喉肿痛,面部轻度浮肿,舌苔薄黄,尿短赤涩,可见肉眼血尿。治则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处方:连翘、银花、桑叶、菊花、蒲公英、薄荷、生石膏、花粉、赤芍、鲜茅根。
湿热型;可有发热、唇干口苦、舌苔黄、脉滑数、尿少色红、头面或全身浮肿。治则清热利湿或清热解毒,处方:苍术、黄柏、防已、猪苓、茯苓皮、商陆、大腹皮、木通、泽泻、赤小豆、椒目。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