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
.
目前一般情况:口腔上下左右都有溃疡
病史:5年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吃过中药:六味地黄丸.红参,大枣.麦冬.枸杞.青果.五味泡水.效果都不明显.
辅助检查:未做任何检查.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疾病,发作时疼痛剧烈,灼痛难忍。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情志不遂,素体虚弱,外感六淫之邪致使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肝郁气滞,郁热化火、虚火上炎熏蒸于口而患病,长期的反复发作将直接影响患者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代谢紊乱,出现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精力不集中、失眠、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甚至造成恶变或癌变避免诱发因素,溃疡不再复发。通过正确的治疗后口腔溃疡已经痊愈,生活中避免诱发口腔溃疡发作的因素,如:营养失衡,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大喜大悲、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这样就可以避免口腔溃疡的复发口腔溃疡造成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又容易让口腔溃疡复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口腔溃疡必需标本兼治,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1.治标:在急性发作期,先选医院用药控制住使得痛疼缓解,提高生活质量。2.治本:彻底清除体内致病毒素,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提高粘膜角化层和抗病毒能力,让复发性口腔溃疡治愈后不易复发日常保持心情愉快,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濑口一周,入秋平补,调理饮食习惯。锻练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病多为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所为,当以养阴清热,引火归源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细辛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明显疗效,介绍如下。[治疗]对口腔溃疡的治疗可分为局部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黏膜的病损部,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局部治疗的方法有:1.外用:养阴生肌散、西瓜霜等,涂于患外,每日6次。2.膜剂:口腔溃疡膜等。3.含漱剂:1%-2%普鲁卡因含漱止痛,复方硼砂溶液含漱。4.腐蚀剂:10%硝酸银点于溃疡表面,使溃疡表面蛋白凝固。全身治疗针对复发频繁或长期不愈的溃疡,用左旋眯唑、转移因子等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此外,中药的调理也有疗效。[预防与调养]中药偏方;取细辛5克,将细辛择净,放入药罐中,先用清水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煎取浓汁约50毫升,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2~3次;再将药渣捣烂,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续3~5天。细辛作用辛温解表,药理研究表明,细辛水煎液有表面麻醉作用,局部涂搽,可止痛活血,促进溃疡面愈合。涌泉穴贴敷,可引热下行,引火归源,故口腔溃疡可愈。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障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病毒感然,变态反应,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与其失眠,便秘,疲劳,精神紧张,月经周期等相伴发.进来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则认为主要由"心脾有热"所致.这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一般是一个或数个溃疡,分散在口腔内各个部位,同时也会伴有头疼发热,淋巴肿大等症状.这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局部治疗:应用消炎防腐药物是治疗口腔粘膜任何溃疡和糜烂的重要方法,除烧灼法外均可酌情选用.1.止痛剂:常用的表面麻醉剂有0.5%达克罗宁溶液,一般可在进食前涂布止血.令外撒覆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也可产生止痛作用.2.含漱剂:0.1%高锰酸钾,0.1%利凡诺尔,复方硼酸液,0,02-0,04%洗必太等.3.散剂:冰硼散,锡类散,撒覆或吹覆患处,每日数次.4.也可用口腔溃疡贴.全身治疗则要辩证施治.如实热选用凉膈散,虚热选用六味地黄汤等.另外辛辣刺激性食品要避免食用.同时可适当口服VC.VB等.
吴茱萸碾成粉,适量用醋和成面饼贴于脚心处,每日一次。
以上是对“口腔溃疡治疗处方”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建议保持大便通畅,少食甜食及油腻辛辣。建议在当地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安黛青(牛黄消炎)微丸、知柏地黄丸,淡盐水送下,滋阴降火,补肾。维生素B2口服。患处擦冰硼散。吴茱萸碾成粉,适量用醋和成面饼贴于脚心处,每日一次。
治疗口腔溃疡建议下面方法尝试一下: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淡、止痛、促进细胞再生。木耳疗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可可疗法:将可可粉和蜂蜜调成糊状,频频含咽,每日数次可治口腔发炎及溃疡。白菜根疗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菜籽疗法:取白萝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葱白15克,放一起捣烂,贴于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溃疡。苹果疗法:取1个苹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内,加入冷水(没过要煮的苹果或梨)加热至沸,待其稍凉后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连用几天即可治愈。姜水代茶漱口法: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温馨提示:
常用淡盐水漱口,经常湿润口腔,避免口腔干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