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1、我这种情况是否是子宫内膜异位症?2、如何治疗?3、三年不到做二次大手术,身体能承受吗?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5月9日例假开始,头痛、胃痛、肚痛,持续三天;从12、13日开始只剩长囊肿的部位痛,像锥子在锥一样。6月8日来例假,6月9日下午开始巨疼,吃止痛片、针灸都不能缓解疼痛,晚上睡觉无法翻身,五脏六腑都疼。
目前一般情况:每次来例假,前后痛十天。
病史:2003年12月底剖宫产。没生孩子前没有痛经史;05年开始出现痛经、胃痛症状,逐渐加重;从06年开始,每次来例假要吃止痛片。现在吃止疼片也无法止疼。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县级医生诊断是巧克力囊肿,要手术;手术后再吃药。6月15日,我去上海红房子医院,做了阴超:描述:右侧中低回声:60X60X50,左侧中低回声:30X39X22。右块A PI 1.52,RI 0.78
超声提示:1、右侧混合块,OV来源可能2、左侧混合块,炎症可能3、子宫质地欠均。医生看了后建议手术治疗,但是没有明确告诉我是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且手术后是否会复发?
辅助检查:5月18日B超检查右侧盆腔卵巢部位有一个完整的包块。5公分左右。
4月份总共疼了十天,5月份疼痛时间太长了,9号来例假,到了二十二号了,囊肿部位总是疼。而六月份巨痛了二天,比生宝宝时还疼,二天过后,囊肿部位不疼。不像上个月锥着疼。每个月疼痛都不一样。
每次来例假量都不是很多,6月更少。是全部逆流了吗?
吃过短效避孕药确实不疼,但是此药长期服用会对身体不好。我还想生个孩子呢。
第一次问题补充:1、求医生帮帮我吧,我实在是太为难了,前几天我所有的住院手续全办好了,准备开刀算了。后来另一个主治医生告诉我,我这种情况不适合做腹腔镜,如果开了还会复发,我当时就蒙了。如果开了吧,首先担心身体受不住,三年不到,开二次大刀呀。担心以后生第二个宝宝又要剖腹,担心复发后又要开刀?我们身体到时不是千疮百孔了呀。如果不开吧,每月五脏六腑都在疼,实在是无法忍受。每个月这样痛实在受不了呀。
2、我们这里的医生,分二派:一部分建议保守治疗,开了中药,开了暖宫七味丸,开了桂枝茯苓胶囊。他们说即使开刀了,也拿不干净,很容易复发,到那时你要开过不停了。另一派是:不用吃药,吃了也没有用,反而会吃坏胃子。直接开了,开了后再用药就好了。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二次问题补充:1、县医院的医生说,由于我第一次是剖腹产,很有可能肠粘连,如果做腹腔镜,很有可能中途转开腹手术。我想问手术前能否知道是不是肠粘连?
2、我想去南京妇幼保健院做腹腔镜手术,不知费用大概是多少?另外腹腔镜手术在不在医保范围内,不知能否报销一部分?
您好,目前没有什么很好的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可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建议最好不要选择开腹手术,开腹手术一是易致盆腔粘连导致不孕,二是手术创伤大,三是开腹手术视野本身并没有腹腔镜大,对盆腔内异位病灶是可能去除不及腹腔镜彻底的,腹腔镜是在腹部打三个0.5-1.0cm小孔进行手术的,口小,但腔镜进入后能对整个盆腔情况详细了解,且电子腹腔镜有放大作用,对一些小的病灶也易发现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避免不了复发的,术后建议尽早怀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本身也可导致不孕的。所以您现在最好选择腹腔镜手术。
您好,从您的症状来看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性大,且县医院已经诊断是巧克力囊肿,巧克力囊肿就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上形成的,是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且囊肿已经较大,不管是否为巧囊现在均有手术指征,建议最好尽早做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即是确诊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黄金标准的,且是微创手术不需要开腹,对身体损伤较小,在国外做腹腔镜手术是不需要住院的,只是在国内需要住院5天左右,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能复发的,若明确是内异症,术后最好尽早怀孕,若有生育要求术前最好做一个数字化动态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同时了解输卵管情况,若同时有输卵管疾病如堵塞,积水可一并进行治疗避免到时候不孕时再查找原因再次手术。
你好,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生育期女性的良性侵袭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不孕,典型的体征包括盆腔触痛结节或卵巢巧克力囊肿,需要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手术以后可以考虑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可以使患者闭经并导致异位内膜萎缩,退化坏死。
具有生长能力及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者,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内膜在子宫肌层内生长,且局限于子宫者,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子宫肌腺病;内膜侵犯子宫肌层以外的组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以卵巢最为常见,此外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以及子宫直肠陷凹、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阴道直肠隔等处也较为常见,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近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可采用手术治疗。
以上是对“如何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手术但又复发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不宜过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湿之地,不宜过劳或过逸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