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岁
问题描述:朋友的女儿二月中旬颈部疼痛,医院诊断为落枕,后住院牵引五天后病情急速变化,全身瘫软,昏迷,不能自主呼吸,转入重症监护,上呼吸机.后经核磁共振确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经予治疗.在监护第五天时做了脑积水手术,但之后的CT显示蛛网膜下有出血,孩子至今已在重症监护室九天了,想请问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案,更有效的对症药物,怎样才能让孩子早日康复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呢?万分感谢你的回复!
你说的这种疾病,这是比较严重的,也是有危险的,现在就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和医生沟通,了解孩子的病情变化。这个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恢复时间比较长,要及时注意变化,及时调整药物。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又称感染后脑脊髓炎,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系指继发于麻诊,风疹,水痘,天花等急性出疹性疾病,或预防接种后,因免疫机能障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脱髓鞘疾病
发病机理与病理用动物的脑组织匀浆与佐剂给动物注射后,动物的脑和脊髓内小静脉的周围出现神经脱髓鞘及炎性损害,称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或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的病理改变与之相似,因而一般认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大脑,脑干,小脑,脊髓有播散性的脱髓鞘改变,脑室周围的白质,颞叶,视神经较著,脱髓鞘改变往往以小静脉为中心,小静脉有炎性细胞浸润,其外层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围管性浸润,即血管袖套,静脉周围白质髓鞘脱失,并有散在胶质细胞增生
临床表现可分为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及感染后脑脊髓炎两型
一,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接中狂犬疫苗,牛痘,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后均可发生,其中以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发生率最高.近来,由于改进了疫苗的制备技术,本病已较少见.首次接种较再次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为高,一般于接种后2~15天多见.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脊神经根放射性疼痛,呕吐,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继之迅速出现四肢瘫痪(常先为弛缓性,后转为痉挛性)或偏瘫,锥体束征阳性,膀胱及直肠括约肌障碍,还可伴有瞳孔改变,眼球震颤,眼外肌麻痹,言语障碍等.死亡率较高,存活者中多数遗留不同程度的残障,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
二,感染后脑脊髓炎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为麻疹,其它依次为水痘,风疹,腮腺炎和流感.以病毒感染起病后7~14天或出疹后2~4天多见.急性起病,一般为患者病毒性感染退热后再次发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抽搐,意识障碍,偏瘫,随后可见智能明显减退,失语,失明和颅神经损害;伴底节损害者可有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伴小脑损害者可有运动性共济失调;脊髓损害为主者可有程度不等的截瘫.存活者中部分患者可遗留轻重不一的残障,如肢体瘫痪,智能障碍,性格改变,失明,失语及颅神经麻痹等
以上两型患者急性期时腰穿常见脑脊液压力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和蛋白测定正常或轻度增加,脑电图描记多呈弥漫波活动
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如患者近期曾接爱疫苗接种,其临床表现较典型,好可诊为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发生在病毒性疾病退热后者则可诊为感染后脑脊髓炎.一般只要问清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与其它疾病的鉴别并不困难.如病毒性脑炎和脑膜脑炎,起病初常有全身违和,起病后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和其它脑损害,脑脊液的炎性改变较明显,但感染后脑炎如发生在病毒性感染的发热期中,则不易与之鉴别.又如急性多发性硬化,虽可有发热和脑,脊髓的弥漫性损害,但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复视,眼球震颤,一侧或双侧球后视神经炎等则罕见于播散性脑脊髓炎.脑活检,头颅CT及磁共振等检查均有助于本病与其它有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急性期静脉注射或滴注足量的害固醇激素类药物,还可合并应用硫唑嘌呤(应严密观察周围血象,如下降较快或低于正常则及时停用)以尽快控制病情发展.对症处理如用甘露醇降低高颅内压,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肢体被动运动防治关节肌肉挛缩以及预防褥疮等.恢复期可用脑复新,胞二磷胆碱和维生素B类药物.
温馨提示:
加强产前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