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你好 舌苔厚白主要考虑消化欠佳的表现,建议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中医认为,舌苔厚腻最常见的并不是“上火”,而是“胃气壅滞”,即整个消化系统功能的减退,一般多见于吃大鱼大肉,辛甘厚味的人.此时如何判断是否有火呢?根据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在出现舌苔厚腻的同时,伴有口苦,口粘,口臭,口疮,口渴,下焦的便秘或者小便黄赤臭热,肛门灼热甚至长痈肿疮疖,这才叫“火”.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只能叫“食积内停”.患者只需吃一些泻火药即可以帮助舌苔退去. 另一种情况多见于脾胃素弱的小孩,老人, 久病或大病初愈的患者.这些人由于气血亏损,消化功能弱,无法正常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导致了舌苔厚腻.中医把这类情况叫做“本虚标实”.如果把它也归之为“上火”,就会使原本虚弱的脾胃功能乃至整个机体在清热泻火药苦寒药性的重击之下出现很大损耗.此时患者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